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统计吉林大学口腔医院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经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WHO,1992)诊断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住院患者的病历,对病变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病变部位、病程、术前主要症状、病变直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同时随访观察统计患者复发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对在本院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住院的经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WHO,1992)诊断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共计257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了解疾病的年龄分布情况、病变部位、病程发展、术前主要症状、病变大小与临床治疗方式、术后复发等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经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WHO,1992)诊断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住院患者共计257例,年龄7-84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20-49岁为患者高发年龄,占58.37%;男女比例为1.32:1。统计资料中,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在临床中单发多见,211(82.10%)例单发,46(17.90%)例多发。其中218(84.82%)例呈单房型影像,39(15.18%)例呈多房型影像。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好发于下颌骨体后部及升支部。统计显示发生于上颌骨前部25(7.55%)例,上颌骨后部75(22.66%)例,下颌骨体前部15(4.53%)例,下颌骨体后部133(40.18%)例,下颌升支83(25.08%)例。临床上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除非继发感染,初期一般没有疼痛等不适症状。因此患者前来就诊的症状也不尽相同。早期患者多是在治疗患牙或偶然口腔x线片摄片时无意发现。统计患者中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有24例,占9.34%;因面部肿胀不对称来诊的122例,占47.47%;因疼痛来诊的78例,占30.35%;两者兼有的64例,占24.90%。此外,张口受限(7.00%)、颌骨感觉异常(25.29%)、牙齿松动(5.45%),另外口腔内病变区域溢脓(14.40%)也是患者前来就诊的原因。患者就诊原因常常不是单一症状的发生,而是多种因素并存。肿瘤的生长,可致病变区骨质膨胀隆起,异物感明显。当肿瘤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致面部畸形。随着肿瘤继续发展,其表面骨质可变得菲薄,扪诊时可有“乒乓球样感”。最后,当此极薄骨板吸收破坏,可触及波动感。临床统计中未触及明显骨质膨隆的患者有67例,占26.07%。可触及明显颌骨膨隆的患者共134例,占52.14%;可触及乒乓球样感的有43例,占16.73%;可触及波动感的41例,占15.95%。当肿瘤位于上颌骨,可侵入鼻腔及上颌窦,统计资料中波及上颌窦的26例,占上颌骨病变的26%,资料中暂无因骨质膨隆移位使眼球受到压迫、影响视力的记录。目前,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最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有:摘除术、颌骨切除术、开窗减压术。统计的257例患者中,行摘除术的169例,行颌骨扩大切除术1例,行开窗减压术的87例。有记录的摘除术术后复发29例(17.16%);颌骨扩大切除术术后复发0例;开窗减压术后无明显效果,行二次开窗术4例(4.60%)例,开窗减压术治疗的平均时间约13.2个月。87例开窗减压术中有较完整随访的病例共计30例。此30例随访病例中,开窗减压术后已行二次手术摘除肿物的有19例,开窗时间6个月至5年不等,平均开窗时间14.3个月,其中二期摘除术后再次复发2例,二次手术术后复发率10.53%;1例患者开窗减压术后3个月术区感染再次开窗;开窗减压术无效患者1例(3.33%)。结论:1.牙源性角化囊性瘤高发人群为中青年,男性居多,临床中患者就诊原因多为面部肿胀及疼痛;2.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好发于下颌骨体后部及下颌骨升支部,多单发,以单房性为主;3.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临床治疗方法多为摘除术、颌骨切除术、开窗减压术,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对于患者年龄、病变的大小、罹患部位以及是否累及邻近结构等综合分析的结果。4.临床中摘除术多用于治疗中小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开窗减压术多用于治疗大中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大部分患者开窗减压术及摘除术后半年内病变区骨质即有明显变化,患者病变区骨质较术前增厚、密度增高、面部畸形逐渐缓解。5.对于符合适应症的大中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患者,开窗减压术治疗方法显示了稳定可靠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选择治疗方案时的首选。开窗减压术术后1年左右可作为二期摘除术选择的时间,时间选择还需视术后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