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的军事工业,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自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立内军械所以来,清廷中部分有远见的地方大员都大力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建立了数量不菲的兵工厂,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江南制造总局、汉阳兵工厂等大型军工企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国民政府成立都没有建成统一规划和发展的全国性军工生产体系。1927年国民政府建立后,中国的军事工业才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1928年军政部兵工署成立以后,致力于全国兵工厂的统一和现代化。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日间战略冲突日益明显,两国领导者都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有着一定的预见。尽管双方在外交领域还有一些折冲樽俎,但私下里都积极备战。在军事工业领域,国民政府进行了很多的努力,不仅积极整合原有的兵工厂资源,还大力引进德国的生产技术,购置大量先进设备,对已有兵工厂进行升级换代,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抗战爆发前,中国主要兵工厂大多已经实现了按照图纸进行生产的目标,改变了原来实物仿造的局面,在生产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国民政府中央的努力和地方势力的配合下,抗战前夕基本实现了全国军事工业的统一管理与规划,为抗战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着手将军事工业迁往西南地区,并在迁徙的过程中进行了专业的调整,努力实现生产的专业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军工基地,为保障抗战时期的军工生产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生产能力。抗战期间,中国的主要对外交通线相继断绝,大后方进口日益困难,尤其对严重依赖国外原材料和技术装备的军事工业来说,是极大挑战。然而大后方的军事工业在管理者和员工的努力下,寻求产品替代、进行技术创新,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但没有降低产量,反而实现了出产平稳上升、生产工艺日渐精良的局面,为抗战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大贡献。国共第二次内战期间,国民政府对自身的军事工业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试图依照美国军事工业发展模式来塑造国内军事工业,不过这种努力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并不明智。国共内战期间,尽管国民政府控制着几乎所有的拥有现代化设备的兵工厂,却无法为国民党军提供稳定和充足的军火保障,并没有形成火力上的压倒性优势。虽然仿制了不少美式的先进武器设备,却不能保障此类武器弹药需求。在生产结构上也存在问题,枪炮生产数量较多,炮弹和火药的生产量却一直不高,一定程度上导致有枪无弹的局面。国民政府的军事工业在规划时好高骛远,不能落到实处,终其失利,依然无法解决原材料的自主生产问题,不能形成完整和系统的生产体系,成为其军事上失败的重要原因。应当指出的是,国民政府在军工管理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建立了成本会计制度和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军工生产的效率。尤其是较为系统、完善的培训体系的出现,更是为军工企业技术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福利措施的推行提高了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国有企业福利制度建设的重要蓝本,为国民政府时期军事工业的进步奠定了较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