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急性内囊出血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及脑血肿周围脑组织变化。2研究急性内囊出血后空肠肠系膜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肠系膜微血管内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变化。探讨脑出血并发症的共同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1动物分组: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假手术组16只,脑出血组32只,每组按四个时限点随机均等分为4个亚组,即3、6、12、24h组。2大鼠内囊出血模型建立:10%水合氯醛腹腔内麻醉大鼠,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利用大鼠脑立体定向仪定位右侧内囊后肢,用牙科钻于定位点行颅骨打孔术。断尾取自体不抗凝血100μl,用微量注射器注入右侧内囊后肢。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脑出血组,但注入的为等量生理盐水。造模过程中保持无菌操作。3神经行为学评价:采用Bederson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机能评价,0分:无神经功能缺损;1分:前肢出现屈曲成分(即提尾悬空实验阳性),不伴其他不正常;2分:侧推抵抗力下降(即侧向推力实验阳性),伴前肢屈曲,无转圈行为;3分:2分行为伴自发性旋转(自由活动时向瘫痪侧划圈)。4肠系膜血流动力学观察及粘附分子表达分析:利用BI-2000微循环仪,观察并计测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不同时限点空肠肠系膜微静脉内血流量、切变率、白微栓,并对切变率和白微栓进行相关性分析;计测微动脉管径及边流宽度,计算边流宽与管径之比。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脑出血后肠系膜微血管内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5脑组织病理标本制备及病理学改变的观察:微循环观察完毕,以4%多聚甲醛心脏灌流固定大鼠,断头取脑,置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切取脑出血灶及其周围脑组织作病理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出血部位及其周围脑组织的变化。6统计学方法:各组数据用(?)±s表示,用SPSS 11.5医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时限点假手术组与脑出血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脑出血组各时限点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神经行为学评分:假手术组各时限点大鼠未见明显神经功能缺损(P>0.05),脑出血组各时限点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以脑出血6、12、24h组最重(P<0.05)。2脑出血后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显微镜下观察:假手术组脑组织无明显改变;脑出血组可见血肿周围着色较浅区域,提示脑水肿发生;血肿部位及其周边神经细胞减少、变性崩解,并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3肠系膜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各时限点肠系膜微静脉血流量明显减少(P<0.05),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脑出血6、12、24h组切变率减小(P<0.05),白微栓数增加(P<0.05),切变率与白微栓数呈明显负相关(r=-0.917,P<0.05);脑出血6、12、24h组微动脉内边流宽与管径之比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减小(P<0.05)。4肠系膜微血管内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变化:假手术组大鼠肠系膜未见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阳性的内皮细胞(P>0.05)。脑出血6h肠系膜毛细血管、微静脉、微动脉内皮细胞开始出现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染色呈棕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细胞质中也有表达(P<0.05),12、24h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1利用脑立体定位术和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可成功复制大鼠内囊出血模型。2脑出血后血肿的占位效应、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直接破坏作用、血肿周围微循环障碍、代谢紊乱以及血液成分及其降解产物的毒性作用等,导致血肿周围脑组织继发性损伤。3急性内囊出血后大鼠肠系膜微血管血流量减少,切变率减小,白微栓数增多,边流宽度与管径之比减小,这些变化导致微循环障碍,同时肠系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加,引起白细胞粘附、聚集,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靶器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