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冀北山区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进行调查,灌木层物种包括大果榆、红瑞木、胡枝子、忍冬、绣线菊、悬钩子、照山白;草本层物种主要有细叶苔草、铁杆蒿、披针叶碱草、小红菊等,分别从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生态位宽度:灌木层中,胡枝子、绣线菊、照山白的生态位宽度LNB值均大于1.0000,红瑞木、胡枝子、绣线菊的HNB值在0.9000以上。忍冬和悬钩子的生态位宽度LNB和HNB值均为0。
在草本层中,生态位宽度LNB和HNB值均为0的有11种植物,分别为并头黄芩、中华蹄盖蕨、异叶败酱、香茶菜、蒜芥、莲子菜、琉璃草、藜、穿地龙、车前、抱茎苦荬菜。LNB值大于1和HNB值大于0.9000的物种有细叶苔草、小红菊、堇菜、地榆、早熟禾等,LNB值小于1大于0.5000和HNB值小于0.9000大于0.8000的物种有鬼针、茜草、龙须草、老鹳草、狗尾草等,LNB值小于0.5000大于0.2000和HNB值小于0.8000大于0.6000的物种有水蓼、花旗竿、花苜蓿等。
(2)生态位重叠值:灌木层中,有8个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值为0,如大果榆和忍冬、红瑞木和胡枝子、忍冬和悬钩子等,胡枝子和绣线菊、胡枝子和忍冬、大果榆和绣线菊、胡枝子和悬钩子、胡枝子和照山白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
草本层中,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物种所占比例为62.59%;生态位重叠值在0.00~0.20范围的种对占23.31%;生态位重叠值在0.80~1.00之间的物种所占比例最小,为0.13%。
(3)物种间总体联结性检验:灌木层VR>1,物种间的总体联结性表现为正相关;草本层VR<1,表现为负相关。运用统计量W对测定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灌草层物种间呈现显著的联结性,说明群落处于显著的稳定状态。
(4)X2检验:灌木层正负联结的种对数量之比为3:4,极显著、显著、独立的种对数量分别为11对、2对、8对。草本层正联结的有430对,负联结1166对;极显著、显著、独立的种对数量分别为1231对、80对、285对。
共同出现百分率:PC值是用来测定物种间正联结程度强弱的指标。总体上说,灌木层物种间的联结性较低,有8种对物种的PC值为0.0000,种间无关联性,其余种对的PC值在0.0250~0.2439范围,种间的正联结程度逐渐增大。草本层物种PC值为0的有1000对;PC值为1的种对只有1对,为蓬子菜和香茶菜,说明其关联程度最大,正联结紧密;PC值大于0.5种对只有6对,因此总体上草本层的PC值较小。
联结系数:灌木层有12对为正联结,9对为负联结。草本层正、负关联的种对之比为1:2.71,负联结的种对所占比例较大,说明其种间负联结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