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柄草—小麦条锈菌互作的表达分析及短柄草NAC转录因子家族功能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种植小麦抗性品种是生产上最主要的防治手段。由于小麦条锈菌具有极快的变异速度,生产上种植的小麦抗病品种含有的抗性基因大部分已被新的毒性小种克服。因此,发掘和利用新的持久抗锈病基因资源非常重要。非寄主抗性(non-host resistance)是植物对病原菌的所有小种甚至对该病原菌所在的属也具有抗性,而且这种抗性不因病原菌的变异而丧失。因此,非寄主抗性基因的挖掘和利用,对实现小麦条锈病的持久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二穗短柄草与短柄草锈菌的寄主互作及二穗短柄草与小麦条锈菌非寄主互作的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基础上,对二穗短柄草NAC转录因子在抗锈菌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它们在条锈菌侵染致病中的作用。本论文为揭示短柄草与小麦条锈菌的非寄主抗性机制,挖掘二穗短柄草非寄主抗性基因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短柄草与小麦条锈菌非寄主互作的基因表达分析通过在二穗短柄草上分别接种短柄草锈菌和小麦条锈菌来区别寄主及非寄主反应的表观特征。在接种短柄草锈菌14天后发现,在短柄草叶表面形成大量的孢子堆。而接种小麦条锈菌CYR31后,二穗短柄草叶表面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组织学观察发现短柄草锈菌侵染前期可以形成吸器及吸器母细胞等关键结构,但接种小麦条锈菌后不能形成上述结构。为了解析短柄草在抵抗短柄草锈菌(寄主防御反应)与小麦条锈菌(非寄主防御反应)早期侵染阶段的基因表达差异,构建了一个二穗短柄草全基因组芯片。芯片分析显示在短柄草和短柄草锈菌的寄主防御组合中有524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log2≥1或≤-1,p-value≤0.05)。而在短柄草和小麦条锈菌的非寄主组合中,共有889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将两种组合中表达发生显著变化的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128个基因在两种组合都存在。qRT-PCR分析的基因表达结果与microarray结果一致。Gene Ontology(GO)分析发现,非寄主防御反应特异表达的基因富集成非常复杂的通路。主要包括茉莉酸通路、植物HR反应、植物先天免疫等抗病相关通路。分析还发现,短柄草在抵御小麦条锈菌侵染过程中,次生代谢和细胞壁生物合成发生显著变化。表明更多的通路参与了短柄草对小麦条锈菌的非寄主抗病反应过程。2.短柄草NAC转录因子功能分析芯片分析发现,大量的短柄草NAC转录因子参与到抗病中。为此,从短柄草全基因组中选取100个二穗短柄草NAC基因进行序列和进化关系分析,筛选了18个与水稻、拟南芥同源性较低的短柄草NAC转录因子,并克隆到其中14个成员。进化树分析发现,18个二穗短柄草NAC成员基本分布在分枝Ⅱ,此区域的转录因子进化差异较大。结构域分析进一步发现,18个二穗短柄草NAC保守结构域相似性较高,而转录激活域差异较大。结果表明,短柄草NAC转录因子转录激活域可能是NAC转录因子功能进化的关键区域。qRT-PCR分析发现,二穗短柄草NAC转录因子主要在叶部和根部表达。二穗短柄草与短柄草锈的寄主互作表达分析发现,4个NAC转录因子在短柄草锈菌侵染的早期(接种24小时)显著上调表达。另外,有8个NAC转录因子的表达在接种前期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改变,但接种后120小时,表达受到显著抑制。而在二穗短柄草与小麦条锈菌的非寄主反应中,11个二穗短柄草NAC转录因子上调表达,其中9个二穗短柄草NAC转录因子的峰值出现在二穗短柄草接种小麦条锈菌(CYR31)后的早期阶段。结果表明NAC转录因子在寄主互作与非寄主互作时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特别是病原菌侵染的早期阶段。为了进一步验证二穗短柄草NAC转录因子的功能,利用RNAi技术获得了10个短柄草NAC转录因子的RNAi阳性植株。沉默后表型鉴定发现,2个NAC转录因子的RNAi植株生长表型发生改变。其中BNAC65的RNAi植株株高较野生型显著变矮,而BdNAC67的穗部较野生型显著增大。其余8个RNAi阳性植株生长表型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著改变。这些结果表明二穗短柄草NAC转录因子参与到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在调节器官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短柄草NAC转录因子的RNAi植株抗病鉴定发现,接种短柄草锈菌F-CO后BNAC95的RNAi植株叶表面出现黑色斑点,且短柄草锈菌不能产孢。而其它RNAi植株与野生型均能正常产孢。接种小麦条锈菌CYR31后组织学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小麦条锈菌能够在BNAC37的RNAi植株上产生吸器母细胞,但是不能进一步形成吸器。在二穗短柄草NAC转录因子RNAi植株穗部接种小麦赤霉菌后发现,BNAC32的RNAi植株接种后,发病加快,感病性增强。结果表明二穗短柄草NAC转录因子在抗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抵抗不同病原菌时调节的机理存在差异。这为揭示短柄草的抗病机理,进而为小麦条锈病的抗病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引起的,以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及各年龄阶段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对全球养猪业危害极大的猪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由于
赤霉烯酮(ZEA)作为一种主要的霉菌毒素,在动物饲料中广泛存在。有研究表明,ZEA具有肝毒性、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等。迄今为止,有关ZEA损害哺乳动物尤其是猪繁育的文献主要集中在ZEA具有的类雌激素活性影响猪繁殖性能的方面。但是,ZEA暴露损害猪卵巢颗粒细胞的发育和原始卵泡形成的分子机制至今未见报道。为深入阐明ZEA暴露危害母猪繁殖的发生途径及分子机制,本研究以猪颗粒细胞和小鼠卵巢体外培养体系为基础
蝉总科昆虫能够发出响亮鸣声是该类昆虫最显著的特征。该总科昆虫的主要发音器官为鼓膜发音器,鼓膜发音器的发音机制已获得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蝉总科中少数种类不仅具有鼓膜发音器,还具有摩擦器官,即具有2套发音系统。然而,关于这一特殊类群的生态学、行为学(例如声学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十分匮乏。在中国,同时具有鼓膜发音器和摩擦器官的蝉总科昆虫仅1属、1种,即杨氏枯蝉Subpsaltria yangi Chen,为
本文是关于东洋区和古北区瓢蜡蝉科Issidae的研究论文,内容包括分类、系统发育和生态特征研究三部分。分类部分观察了瓢蜡蝉科3族、90属、242种标本(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瓢蜡蝉科32属、92种,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瓢蜡蝉科67属、151种),对东洋区和古北区瓢蜡蝉作了进一步研究,发现瓢蜡蝉科7新属、16新种、2个新组合。文中提供了以上新单元的外形图及雌雄性生殖器图,并对瓢蜡蝉的部分种类进行了修
近30年,连续体拓扑优化理论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诸如航空航天、机械、复合材料等工程设计领域。和尺寸/形状优化相比,拓扑优化的优点是对初始设计依赖性低,能够得到新颖设计;缺点是设计变量数目庞大、目标函数的敏度求解复杂、且解的收敛性弱。尤其,复合材料/工程结构中往往多种材料共存,材料间的物理性能差异也显著。此类复合材料/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对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由于材料相数的增加,拓扑优
绿盲蝽是棉花上的重要害虫。棉花被绿盲蝽等害虫为害后,会释放特异性的萜类挥发物,这些挥发物在趋避毒杀害虫的直接防御反应中以及在吸引天敌的间接防御反应中挥发着重要功能。但是,绿盲蝽取食后诱导防御中挥发物的合成及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分析了绿盲蝽成虫取食棉花诱导的挥发物谱和转录组变化,并结合基因组分析,对在诱导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萜烯合成酶(TPS)基因进行了鉴定和功能分析。结果如下:采用顶空采集法收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分别由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世界性小麦病害,在我国各小麦主产区常年发生,严重威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减少白粉病和条锈病损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目前有关小麦与白粉菌、条锈菌互作机制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分子标记的开发、抗病相关基因的定位及
在我国冬、春季节设施生产过程中,番茄在不同生育时期都有可能遭受低温弱光胁迫的伤害,从而使其生长发育与器官建成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下降。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能够明显地提高番茄植株对低温弱光的抵抗力。因此,研究油菜素内酯如何提高番茄植株耐低温弱光的生理生化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在生产上对低温弱光耐性有较大差异的两个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抗逆性较强的品种,‘中蔬4号’为抗逆
肠道致病菌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等途径感染人或动物。宿主消化道内的酸性环境是保护自身的天然屏障,因此致病细菌成功感染宿主就必须能够耐受宿主胃部的强酸性环境。研究肠道细菌的耐酸机理将有可能为控制其感染和蔓延提供理论基础,也是当今病原细菌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假结核耶尔森氏菌是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属的三种人类致病菌之一,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肠道致病菌,也是重要的模式微生物。细菌VI型分泌系统(Ty
肌内脂肪的含量与肉的多汁性、嫩度和风味等肉品质密切相关。之前的研究表明,营养物质水平,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均可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脂肪细胞分化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受大量转录因子、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众多信号通路参与其中,此外还受到包括DNA或组蛋白甲基化在内的表观遗传调控。但是肌内脂肪沉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还尚不清楚。因此,深入研究基因调控肌内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