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长期税制改革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的税制改革。现行税制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形成的,运行十几年来,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的税制框架,保证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推进了税收法制化,提高了税收的行政效率,在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方面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可以说,1994年的税制改革作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为整体改革事业的推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十几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新的经济形势对我国的税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进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税制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项,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必须基于组织收入和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这两大目标,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对原有税制进行调整和完善。这就需要立足于国家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要求,在更高的视角上来考察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目标、方案和具体措施的制定。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从宏观税负和税制结构两大方面考察我国的税收体系,结合对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的判断,对我国中长期的税制改革进行了总体的论述。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介绍选题的意义、研究目的和前人对这一论题的研究程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预期所要得出结论等,是后续研究的基础和起点。  第二部分对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测度。首先,按大、中、小三个口径、分别从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税种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我国的税收收入大幅增长,宏观税负水平显著增加,满足了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和宏观调控的需求,这说明1994年的税制改革适应了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税负几乎为零,第二产业税负略重于第三产业,这与我国的产业政策是相吻合的。从地区结构上来看,税负水平的东高中低态势明显,西部地区税负水平介于东部和中部之间,税收优惠政策有必要向西部地区进一步倾斜,促进生产要素向西部地区流动,以进一步符合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从税负水平的税种结构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国内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对总税收的贡献较小,税负水平不高,不利于双主体税制结构的形成,也不利于税收在收入分配方面调控功能的发挥。  其次,选取了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从数值上看,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不高。但是,从比较口径、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福利水平和其他特征等因素来分析,我们不能得出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低的结论。从这些分析中,看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宏观税负的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绿色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税种税负过低,企业的税负相对较重。  最后,分别从经济增长准则和税收收入准则出发,利用我国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水平数据和其他相关经济指标的数据,运用可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对使经济增长最快和使政府预算内外收入之和最大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进行了估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略高于最优宏观税负水平,并且,我们预计未来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因此,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应注意保持宏观税负水平的稳定,避免出现过大的波动。  与此同时,还利用税收弹性系数与宏观税负水平的关系,根据我国“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目标,对小口径下的宏观税负水平进行了估测。我们发现,为了实现预期的经济增长水平,未来的小口径宏观税负水平也应基本保持稳定。这一测算结果与状态空间模型所得到的估算结果一致。  第三章从我国中长期税制结构优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中长期税制改革的方向。首先,对税制结构优化的概念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本文所讨论的税制结构优化的范围,包括税类结构、税类内部的税种结构和税种要素结构的优化,并对税制结构优化的基础理论、判断标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其次,对我国的税制结构与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税制结构的国际趋同化现象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税制结构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优化的结果是要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顾经济发展现实,人为地通过税制改革来改变税制结构,不会带来税制结构的优化,反而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再次,分析了我国税制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税制结构中存在着流转税比重过高、所得税比重偏低、地方税主体税种缺乏、辅助税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我国的税负结构不合理,也导致我国的税收制度与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  最后,从中长期的视角,对我国税收制度将要面临的经济、社会、征管等环境进行分析,做出了判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竞争将更加频繁,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及在税收领域的应用,我国的征管水平将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以上分析及判断的基础上,我们给出了我国中长期税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即:在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下,建立合理的税制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流转税与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模式;进一步完善财产税和其他税收,使其成为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的税收体系更好地发挥经济社会的调控作用,从而形成完整的现代税收体系;注重借鉴国际经验,促进国内税收制度与国际的接轨,并进一步参与到国际新规则的制定与发展中去。  第四章从税类结构和税种结构的角度,对我国中长期税收体系的完善进行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分析,指明了我国税收体系的中长期改革方向。首先,我们对流转税体系进行了分析,分别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出口退税等税种的角度提出了改革建议。具体而言,在中长期内,我们应进一步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与扩围改革,将营业税与增值税合并,实行真正的消费型增值税,同时可适当降低增值税税负,减轻企业的负担;我们还要完善消费税税制,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调整部分税目的税率,并将消费税逐步从价内税改为价外税,由从生产环节征收改为在零售环节征收;对于出口退税,应对除高能耗高污染的商品之外的其他大部分商品实现真正的零税率,扩大出口退税的规模。  其次,对所得税体系的完善进行了探讨,指明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中长期改革方向。我们认为,在中长期,应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同时应注重对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完善。具体来说,应调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简化税制,因地制宜地设定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将个人所得税从分类所得税制逐渐转变为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同时注意减轻工薪阶层的税负,加强高收入阶层对个人所得税的贡献。  再次,对财产税体系的中长期改革方向进行了讨论,并对房产税、车船税和资源税这几个税种展开具体分析。在中长期,应开征保有环节的房产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房产税改革;应进一步完善车船税的计税依据,可考虑将车船税从按排量计征改为按车船剩余价值计征;应继续推进资源税改革,将资源税从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在改革过程中注意完善资源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增加改革的效果,同时应将更多的资源如水资源等纳入资源税的课征范畴。  最后,对辅助税种体系的完善进行了探讨,分别对城市维护建设税、环境税和社会保障税的中长期改革方向进行了分析。认为,今后应逐渐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改为独立的税种,使其摆脱附加税的地位;还应开征独立的环境税,建立完善的环境税制;同时,要将社会保障费改税,开征社会保障税,以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可靠来源。  第五章在总结各章论述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中长税收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构建。我们认为,从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及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保持宏观税负稳定的要求和税制结构改革的要求出发,中长期应建立如下的税收制度:  第一,小口径宏观税负(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应在[17.5%,19.1%]之间,考虑到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改为征税及新税种开征的因素,最高不应超过28%,未来几年我国大口径宏观税负的理想水平是在[27%,28%]之间。  第二,从税类结构上来看,流转税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应降至40%左右,所得税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应提高至30%左右,完善辅助税体系,将社会保险缴款改为社会保障税,完善房产税和资源税的设置,开征遗产税和环境税等矫正性税种,并且注重为地方税培育主体税种。  第三,从税种结构上来看,在流转税类内部,完成全国范围内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彻底转变。在所得税类内部,应完善征管手段,调整个人所得税政策,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比重。此外,为实现一定的调控目标而采取措施时,注重各税种的有机结合,利用不同税种在不同方面的调节机制,来更好的实现调控目标。  第四,从税种要素结构来看,应逐步完善各税种,使其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目标相适应。例如,要调低增值税税率,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及税率,将个人住房纳入房产税征税范围等。
其他文献
限售股是指因各种原因暂时禁止在二级市场出售的股份。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的限售股主要有以下三类:因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限售股,俗称“大小非”;因首发和增发形成的限售股,俗
央行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连续降息并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存款首次上浮10%,贷款下浮30%,释放出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强烈信号。此举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特别是对于身处其中的商
我国粗钢产量1996年突破1亿吨、2011年达到6.8亿吨。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对整个钢铁产业的授信规模不断增大,授信结构、业务开展方式也在持续发生变化。虽然国内商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一直是地方性金融机构,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管理部门几经调整,指导思想和管理制度缺乏稳定性,业务开展规范性差,没有建立较完善的信贷资产管理体系,加之农村信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发展愈演愈烈,更多的国家开始把焦点放到文化的创造性是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前提,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而传统的生产规则和产业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设计初衷在于解决上市公司高管和股东因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促进公司高管和股东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励公司高管以股东利益最大
在全球经济瞬息万变、金融市场跌宕起伏的环境下,如何防范风险、加强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必修课。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更能从全局角度,清晰识别与评估风险。在当前
作为金融中介的中国商业银行在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在促进社会资金融通,合理分配社会资金,寻找资金供给和需求者以及确定资金价格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开放式基金十多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渐丰富,在资本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取代封闭式基金成为我国基金产品的主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许多西方国家所出现的情形,即作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