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国内农业水资源短缺而同时又浪费严重、并不断受到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挤压的现状,农业节水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性措施。目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主要的农业节水措施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农业用水效率的一再提高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用水节约量,部分地区农业用水量甚至有所上升,这提示我们可能出现了所谓的反弹。文章在借鉴能源反弹效应的基础上,首先给出了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的定义:即在农业技术进步、用水效率提高的前提下,由于农业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新增水资源消费量部分甚至全部抵消了因用水效率提高所能带来的预期节约量的现象;然后阐述了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的发生机制,突出强调了农业水资源的可替代性不强,相应的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在类型、发生机制等方面都与能源反弹效应有所不同。并由此提出了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的基本计算公式及使用价格弹性和使用技术进步贡献率来估算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的两种测算模型,并对两种测算模型进行了比较。最后应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各年各省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和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测算结果表明1998-201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平均值为9%。在全国范围内,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普遍存在,并存在地域上和时间上的差异。在地域上,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回火效应”,包括山西省和辽宁省;在时间上,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波动严重,至2012年,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仍为正值且2012年平均值达到35%。通过和农业总产值的加权平均计算后,得出我国中部地区1999-2012年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最低,其次为西部和东部地区,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东部和西部地区近两年有小幅上升。本研究说明我国农业水资源反弹效应是农业节水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现行农业技术进步虽然对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农业水资源节约量,甚至还导致了用水增多。为了切实节约农业用水,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由政府主导,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另一方面从农业用水定额分配、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农业用水政策革新、农业水价改革和提高节水意识等方面入手,以保证农业生产用水安全、突破农业经济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