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行使信息交流功能。神经元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完成神经元间化学信号的传递。SNARE蛋白syntaxin-1,synaptobrevin-2和SNAP-25通过组装成为四股螺旋复合物介导突触囊泡与质膜融合,该过程受到Sec1/Munc18(SM)蛋白Munc18与UNC13/Munc13蛋白Munc13-1等一系列蛋白的严格调控。已知Munc18与syntaxin-1形成起始复合物介导SNARE复合物组装;SM蛋白Vps33(酵母HOPS复合物亚基)可与Nyv1(酵母中synaptobrevin-2同源蛋白)、Vam3(酵母中syntaxin-1同源蛋白)形成蛋白复合物。假设Sec1/Munc18(SM)家族蛋白Munc18作为模板参与SNARE复合物组装介导膜融合的过程,那么SNAP-25是否与另外两个SNARE蛋白一样,能够与Munc18发生相互作用,本课题围绕乌贼(Squid)神经元SM蛋白(s-Sec1)和SNAP-25之间的相互作用展开结构生物学方面的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等体外生物化学实验证明了s-Sec1与SNAP-25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随后利用荧光各向异性实验将s-Sec1与SNAP-25相互作用区域限定在SNAP-25蛋白的第二个SNARE基序(简称SN2)。2、采用15个氨基酸的甘氨酸/丝氨酸柔性linker(GS15)和23个氨基酸的柔性linker(linker23)基因将s-Sec1与SN2基因连接起来,然后将拼接片段构建到pET-28a-His6-SUMO和pGEX-6p-1两种表达载体上。3、通过大肠杆菌体外表达纯化蛋白,得到纯度高、性质稳定的SN2-GS15-Sec1和SN2-linker23-Sec1蛋白,用于蛋白质结晶实验。4、经过筛选和优化,获得可供衍射的SN2-GS15-Sec1蛋白晶体,X-射线衍射分辨率为3.2?,数据处理分析得到蛋白三维结构与已发表的s-Sec1蛋白晶体结构相近,数据结果中不包括s-Sec1三个loop区域(265–273氨基酸,311–337氨基酸和509–534氨基酸)和SN2的电子云密度。本课题通过体外生化实验证明Squid神经元s-Sec1与SNAP-25第二个SNARE基序SN2的相互作用,拟通过获得s-Sec1与SN2蛋白复合物晶体的方法探究SM蛋白Munc18参与SNARE复合物组装的机制,然而晶体解析并未获得完整的s-Sec1以及SN2的结构信息,蛋白晶体仍需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