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其使用量快速攀升,致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提高至2014年的32.2%,能源安全形势严峻。我国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尤其是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资源量达到10×1012m3,其典型代表苏里格气田,也是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该气田面积超过5×104km2,资源量约5×1012m3,其成功开发对于我国致密气藏的开发具有巨大的引领及示范意义。2006年气田投入开发,产能规模快速增加,2014年苏里格气田年生产天然气突破200×108m3。但随着气田的规模开发,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尤其是苏里格气田东区北部及苏里格气田西区储层构造、微观特征、含气性与中部差异明显,气水关系极为复杂,难以有效开发,制约着约1.5×1012m3储量的动用,严重影响了气田产能建设效果以及长期稳产。苏54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西北部,处于伊陕斜坡、伊蒙隆起及天环凹陷二级构造结合部,区块目前已提交基本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00×108m3。前期评价及三年的开发建产实践表明,苏54区块为典型的低孔、低渗砂岩构造-岩性气藏。其地质特征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砂岩储集层厚度及物性横向变化大、气藏储量丰度低、气水分布关系复杂、气藏规模小、外围能量补给性弱等特点。区块开发面临较大的地质风险,针对该区块含气主力层盒8段开展精细气藏描述,在沉积相及储层展布规律研究基础上,明确储层微观特征及气水平面规律,筛选出建产有利目标区,对于该区块产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对于苏里格气田西部及北部超过万亿立方米类似储量的动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次论文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及测井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试气、化验分析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开展储层微幅度构造、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刻画,根据化验分析数据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地质与动态相结合落实气水层分布,并建立了能客观反映气藏储层特征的区块三维地质模型,筛选出了Ⅰ、Ⅱ类含气富集区块,并进行了储量概算。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建立了苏54区块地层划分标准,并完成了全区完钻井地层的统一对比,确保了地层划分的一致性;(2)地震、地质相结合,明确了苏54区块盒8段总体上为西倾单斜构造,发育多排北东—南西走向的低缓鼻隆,幅度5m/km~15m/km,鼻状构造对气水分布有一定控制作用;(3)确定研究区盒8下段以辫状河沉积为主,盒8上段以曲流河沉积为主,河道均呈近南北条带状展布,边滩、心滩是含气最有利的微相;(4)依据砂体接触关系,可将砂体划分为切叠型、对接型和孤立型三种。其中盒8下段砂体多呈切叠型和对接型为主;盒8上段小层以孤立型砂体为主;(5)研究区盒8段储集岩石英含量高,以石英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岩屑溶孔、晶间孔为主;片状或弯片状喉道最常见,具有“孔喉小、分选差、排驱压力高、主贡献喉道小”的特点,表现出较强非均质性;(6)按单井气水关系分为气水同层、上气下水层、上气下气水同层、上气水同层下水层四种模式,研究区以气水同层(含气水层)为主,占74%;(7)研究区地层水分布主控因素为储层非均质性、构造位置、裂缝(断层),储层非均质性越强,构造位置越低,含气性越差,断层不利于天然气的保存,断层发育区盒8段含水程度大于断层不发育区,研究区东部构造位置高、储层物性好、距离大的断裂带较远,为天然气相对富集区;(8)建立了以储能系数平面分布为主要依据的“地震-地质-动态”相结合的苏54区块含气富集区筛选标准,并筛选盒8段Ⅰ、Ⅱ类含气富集区面积达167.1km2,采用容积法概算Ⅰ+Ⅱ类区储量总计245.9×108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