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去离子技术(Electrodeionization,EDI)技术是结合离子交换膜与离子交换树脂,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实现连续去离子操作的一种复合分离过程。它能够在无需化学酸碱再生的条件下,对低浓度溶液中的离子进行深度脱除与浓缩,具有高效、连续运行、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现有的研究已证明了EDI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可行性,但仍难以彻底避免过程中的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
本文在课题组既有工作基础上,首先通过在EDI的极水室填充树脂,考察其对极水室结垢状况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极水室填充树脂后膜堆的水解离电压由6V提高到10V,对应的极限电流从0.213A提高到0.421A。对于含Ni2+离子50mg/L的NiSO4溶液,EDI浓缩产品水Ni2+浓度达到14224mg/L,浓缩倍数达到280倍;淡水中Ni2+浓度为3.45mg/L,其脱除率为93%。研究发现,极水室填充树脂,能减轻结垢现象的发生,避免离子还原,同时增大膜堆的极限电流。
其后,通过在EDI的淡水室和浓水室中采取相同的树脂填充策略,构成倒极电去离子(EDIR)过程,并将之用于含Cu2+、Ni2+双组份重金属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周期性倒换电极的操作模式下,EDIR能够有效防止隔室中的重金属氢氧化物结垢沉淀,从而使得过程可以在较高的膜堆电压下运行以提高分离效率。实验表明,EDIR处理含Cu2+、Ni2+双组份重金属溶液时,当原水进水Ni2+和Cu2+离子浓度分别为30mg·L-1、20mg·L-1,40mg·L-1、40mg·L-1和50mg·L-1、50mg·L-1时,其淡水出水铜、镍离子含量均能达到国家对于废水中铜、镍的排放标准。EDIR对于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分离效率均在98%以上,浓缩水中Cu2+和Ni2+的浓缩倍数分别为50~70倍和70~100倍。
进一步地,本文采用自制大规格EDI隔板,组装了吨级规模的EDI膜堆装置,并结合纳滤(NF)膜技术构成“EDI/EDI/NF”膜集成过程对含镍离子溶液处理进行了1000h的中试试验。中试结果表明,当原水Ni2+浓度50mg/L,pH为4.25,流量1000L/h时,“EDI/EDI/NF”膜集成过程能够有效地降低原水中的镍离子含量,最终淡水出水镍离子浓度在2mg/L左右;浓缩水Ni2+浓度最终可达26890mg/L,浓缩倍数为537倍。中试过程中膜堆运行较稳定,这为重金属废水的资源化与零排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