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模态话语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也逐渐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多模态话语指的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并通过语言、图像、动作、声音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不断发展对语言的教学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传统的教学虽然早已经不只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方式,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有更多的选择去实现多种模态教学。而教师在课堂上这种运用多种模态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课堂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和应用能力,帮助学生能适应急剧的社会变化,迎接经济全球化、语言文化多元化和交际技术多样化的挑战。社会符号学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多模态课堂话语分析提供了基础的理论框架。符号资源之间相互作用实现语篇意义的同时,体现出符号各自的概念意义、并构建人际意义;元功能理论为课堂教学中各种符号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分析工具。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构筑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学生在识解符号资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意义建构,而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本文拟采取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首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教学比赛文本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首先文章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定义和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引出本文旨以功能语言学为切入点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并阐明其意义。第四章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分析课堂教学文本,判断课堂话语可选择的模态及模态调用的情况,包括设计的课堂教学阶段以及课堂活动,总结出基本的大学英语教学框架结构,既包括理论上的多模态选择的依据和选择的原则,也包括实际教学过程使用的模态类别、教学活动及游戏等的设计。在总结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由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象等,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模态进行协调;同时作者也试图总结出现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第六章主要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多模态教学的有效建议,包括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风格等选择适合的教学模态;学生自身对模态读写能力的提升;学校的支持以及系统的多模态评估。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的分析,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调用多种模态达成学生建构意义、发展意义潜势的目的。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几节大学英语课堂的研究,在发现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实现多模态课堂的建议,以求从理论以及现实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