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铊晶体的电控梯度法生长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溴化铊具有高平均原子序数(Tl:81,Br:35),高密度(7.56g/cm3),高电阻率(~1010Ω.cm),宽禁带宽度(2.68eV)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核辐射探测用材料。然而,如何制备纯度高、质量好的大尺寸TlBr单晶一直是TlBr核辐射探测器研究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双温区管式炉及电控梯度法,围绕溴化铊单晶的生长工艺展开研究,探索出了适合大尺寸溴化铊单晶生长的适宜工艺流程。本文着重研究了电控梯度法生长高质量溴化铊单晶的工艺流程,制备出Φ12mm的溴化铊晶体。X射线衍射表明晶体晶向单一、结构完整。通过对晶体生长工艺条件的对比研究,摸索出了适宜TlBr单晶生长的适宜工艺参数:实验设备为双温区管式炉及含15~25°锥角的密闭石英安瓿;原料为纯度在99.99%以上的TlBr粉体。生长炉温场呈线性梯度分布,温度梯度为10~13℃/cm,原料熔融温度在470℃~520℃之间,熔融态的原料以1.5℃/h的速率降温至450℃,然后以15~25℃/h的速率降温至330℃,保温6~10h,最后用6~8h冷却至室温。结合对晶体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测试,着重研究了降温速率对晶体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当速率较慢时,新生晶体容易产生位错、层错、塑性相变等缺陷,降低晶体的透光性及载流子传输;当速率较快时,由于杂质分凝不充分及多晶核共同成长,晶体电阻率底,次生晶向较多。实验得出,1.5℃/h是适合Φ12mm直径溴化铊单晶生长的适宜降温速率。本文对退火也做了少量研究,通过对比在100℃-40h、180℃-40h、250℃-40h、320℃-40h、320℃-20h、320℃-80h、320℃-160h等七组退火参数下晶片退火前后光学及电学特性的改善情况,摸索出TlBr单晶退火的适宜参数:在320℃下保温40→80h。本文对大尺寸单晶生长工艺的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对溴化铊单晶的生产和推广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黏膜上皮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500,000例死亡,研究证实及早发现病灶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内窥镜检查是早期发现食管癌的通用方法,然而随着其成像率的增加,医生阅片负担明显加重,且医生诊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借助计算机进行早期食管癌的自动识别和精确定位对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意义重大。目前计算机辅助诊断食管早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光内镜图像上,由于食管癌的黏膜形态变化微
NMF菌群为本试验室选育的有机物料腐熟菌,NMF菌群组成如下:B022菌株和B023菌株为嗜热细菌;Y124菌株和Y127菌株为耐高温酵母菌;F04菌株为高温放线菌。根据菌株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氢化纳米晶Si(nc-Si:H)薄膜,是制作高效率太阳电池的关键。本论文分析了影响p+(nc-Si)/i(a-Si)/n(c-Si)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纳米硅薄膜的禁带宽度、掺杂浓度、本征层厚度以及背电场。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硅薄膜中掺杂浓度提高时,该层大部分区域电场强度变大,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增大,有利于提高电池转换效率,最后确定p层的掺杂浓度最好大于1×10~(18)cm~(-3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论文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分别阻断黑曲霉的三个蛋白酶基因dppⅣ、dppⅤ和pepAc,研究其对外源蛋白表达分泌的影响。dppⅣ和dppⅤ是两种二肽蛋白酶基因,其编码的蛋白酶DPPⅣ和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