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生态是一个仿生概念,可以概括为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过程。它借用生态学的理论,理解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它以比较完整且科学的分析结构告诉世人:金融体系绝非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它的运行更广泛地还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基本环境要素,还涉及这种环境的构成及变化,以及它们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我国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金融需求等方面存在梯度性,加上司法环境、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同,导致各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本着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和可行性等金融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特点,设计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量化指标体系。共选取25个指标,分为宏观经济发展、金融资源水平、企业发展水平、法制环境四个系统。在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量化指标体系进行设计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首先,从宏观经济、金融资源、企业发展、法制环境及综合环境五个角度对辽宁省2001-2005年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金融资源水平、法制环境与金融生态整体的排序前后一致性较强,而宏观经济、企业发展水平与金融生态整体的排序有很大的出入,这表明宏观经济环境、企业发展水平对整体金融生态环境产生了并非一致性的影响,因此,要想改善辽宁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必须首先改善这两方面质量。其次,以2004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为样本,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经济、金融资源、企业发展及综合环境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分析,并根据排名结果对这31个省级单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之间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最后,针对本文分析,分别从金融资源水平、法制环境、企业发展、社会信用、银企关系等方面,提出改善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