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敦煌便是这样一个中外文明交流之所。敦煌学的研究便是对这些文明的再次挖掘和重现。而敦煌哲学的的研究则主要在于对敦煌文献、敦煌符号的哲学思考。本文便是以“敦煌文献”中的王梵志诗歌为依据,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王梵志诗中的思想和儒释道三家思想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力图寻找到王梵志诗歌中独特的人生哲学理念。王梵志的诗作在其往后的几百年间广泛流传于佛家修士和人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敦煌便是这样一个中外文明交流之所。敦煌学的研究便是对这些文明的再次挖掘和重现。而敦煌哲学的的研究则主要在于对敦煌文献、敦煌符号的哲学思考。本文便是以“敦煌文献”中的王梵志诗歌为依据,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王梵志诗中的思想和儒释道三家思想理念进行对比分析,力图寻找到王梵志诗歌中独特的人生哲学理念。王梵志的诗作在其往后的几百年间广泛流传于佛家修士和人民群众中间。但在史书、全唐诗中却全然不见其人、其诗。提倡“宽恕、孝悌、修身养德、为善止恶、达观乐世”的人生哲学思想是王梵志诗歌的重要思想内容。本文从项楚的《王梵志诗校注》(增订本)一书出发,从中挑选部分极具特色的诗歌分别从“为善修德”和“乐天知命”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为善修德”这里王梵志论述了:1.由儒家孝悌观为主导的,糅合佛教轮回因果报应说的孝道观;2.以不犯嗔恚为核心,以具体的“少语”、“包容”等具体行为准则为范例的“恕人恕己”的宽恕思想主张。而王梵志的“德孝善行”思想则是把“孝”、“德”、“善”相糅合在一起,以“德”统筹“善”和“孝”,中间以佛家讲的轮回报应为基础,然后杂糅了儒家的仁爱、孝悌等伦理观念搭建起来的。在“乐天知命”中王梵志则多涉及达观乐世的人生理念,讲敢于直面生死,正确认识生死自然法则这一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和及时行乐、重视当下,积极实践人生价值的的人生观。在“乐天知命”这方面王梵志诗中透露出对生死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客观面对以及其独有的一种“达观乐世”的洒脱和积极实践人生价值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王梵志诗歌以朴实的白话语言描绘出了当时真实的底层百姓生活场景,揭示了底层群众真实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底层民众的真实思想情感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在当时、现在和未来对个人的德性修养、品德培育乃至人生价值理想信念的树立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王梵志的诗歌追求真实的自我,追求和谐洒脱的人生理想,追求快意与人生品德的臻美,具有朴实、纯真的家庭观、孝道观、善恶观、生死观和洒脱的人生观。这些都是当下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根,也是快意洒脱的人生源泉,更是积极践行人生理想的动力所在。其诗歌朴素真实,千古流传,对我们当下和未来都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大脑作为重要的预测器官,可与预测即将发生的事件,引导适应性行为,促进对即将发生的事件的行为表现。经典夹带(entrainment)模型认为个体可以自下而上的利用刺激流的周期性,使内部神经活动与外部刺激序列产生同步化(锁相),预测即将发生的事件,促进行为表现。虽然该模型能很好解释周期刺激流中知觉反应以及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但无法解释非周期刺激流后出现的行为促进和神经同步化现象;并且周期刺激流包含着低
认知控制是个体在面对任务时灵活的调整想法和行为,并处理与之相容信息与冲突信息的能力,它能够保证我们的行为按照预期的目的顺利进行。而冲突信息不仅包含纯粹的认知层面上的冲突,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层面的冲突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分工虽有所变化,不过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观念仍然存在。虽然已有大量研究关注到性别刻板印象激活的一致性效应,但在不同冲突水平的任务背景下,不同条件诱发的认知控制
工作记忆刷新能力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龄与流体智力之间重要的调节变量。已有研究发现,通过认知训练个体的工作记忆刷新能力可以得到提高。研究者们还发现认知训练可以改变刷新能力相关脑区的激活程度,增强纹状体多巴胺的活动水平。但是目前很少有研究使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认知训练对工作记忆刷新能力产生影响的机制。已有研究表明,眼动控制可以解析工作记忆刷新能力,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与工作记忆刷
人类观察者可以在一瞬间获得场景梗概,即有意义的信息。以往研究发现了一些影响场景梗概的因素,如空间频率、语义信息和结构预期等。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者进一步考察语义关系和结构预期如何影响场景梗概的不同范畴。本研究在综述语义关系、结构预期和场景梗概的界定、理论、范式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图片和文本启动刺激条件下语义关系对场景梗概范畴的启动效应,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结构预期在场景梗概和语义关系之间的调节作
催眠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很多领域,记忆是学习中的重要问题,但以往关于催眠对记忆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研究者对催眠阶段使用上的不一致,可能是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此外,以往研究发现,学习材料与自我关联后会产生更好的记忆效果,即产生了自我参照效应,但是基于以往关于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的心理特征发现,被催眠的人逐渐进入催眠状态,注意力全都在催眠师的指令上,以至于专注于一个狭窄的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总是察觉到外界丰富的社会性刺激,接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并从而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理解他人、预测他人的想法、判断他人的行为,进而指导着我们自身的社会行为。先前的研究发现,预测这一自上而下的神经信号,会对我们的感知产生一定的约束和指导作用,使得人们对符合自己表情预期的个体做出更为积极的评价。但是根据情感信息模型理论及情绪即社会信息模型理论,人们当下的情绪状态和所处的社会情境也都会
人们对事件的理解或建构,与人们的动作和动作计划有关,动作是建构他人行为和意图的显著线索。在场景知觉过程中,我们不仅会提取场景中的动作或动作线索,而且会提取刺激物的颜色等细节信息,这些场景语义信息的提取会对事件模型建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事件建构水平可以分为低水平建构和高水平建构,低水平建构主要提取刺激物特征,高水平建构即事件模型的建构。低水平信息提取是否对高水平事件模型建构产生影响处于争论中。因
探究个体情绪信息加工的性别差异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躯体是在某种程度上相比面孔对威胁信息的表现或者表达更为强烈,对个体适应性的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非注意条件下个体加工面孔情绪信息时存在性别差异,但是躯体情绪的加工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有待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使用oddball范式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以视觉失匹配负波(v MMN)为指标,来考察非注意条件下躯体情绪变化加工
本论文以密尔的著作为依据,在分析借鉴现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专门对密尔的功利主义正义观进行系统的分析。长期以来,正义都是人们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其内涵不断被丰富。在对正义诸多阐释中,密尔的功利主义正义观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也是受到争议最多的思想,但仍具有很高研究价值。密尔认为功利主义不被接受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正义概念的误解,在功利与正义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为此,密尔构建了自己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以
快速觉察面孔情绪变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和生存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处理单个面孔的情绪变化信息,更多情况下需要处理多面孔的情绪变化信息。与单面孔情绪不同,多面孔情绪信息的变化,不仅包括面孔情绪效价信息,而且还包括面孔情绪效价一致、不一致信息,即情绪差异信息。多面孔情绪差异信息,即使没有被注意到,仍传递着人群矛盾或者复杂的情绪状态。早期研究较为全面地探究了单面孔情绪和多面孔一致情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