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国际贸易日新月异、跨国投资和全球供应链交易活动愈显频繁。通常.全球供应链交易可以被抽象为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竞争合作关系网络。供应链网络的协同优化运作,旨在协调各节点决策者之间目标利润的同时,减少各决策者与网络整体最优目标的冲突,实现网络中各决策者之间的均衡交易状态。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均采用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波动频繁、波幅时常较大。越加频繁的汇率波动直接影响到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成本与价格,间接影响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交易量。在以汇率波动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环境下,研究全球供应链网络中各节点交易决策者之间的物流合作与信息交流,通过实施合理的协调策略实现网络整体效益的最优,达到整个网络的均衡交易状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竞争-合作”网络协同,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针对汇率波动下的全球供应链协调、汇率波动下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均衡、以及汇率波动下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协同这三个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主要贡献包括:
1、构建汇率波动下的全球供应链契约协调模型
以全球供应链上下游两层交易决策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刻画利用不确定的汇率波动组织跨国生产销售的灵活运作模式,探讨汇率波动对全球供应链协调运作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分别运用风险共担和数量柔性两种供应契约,构建汇率在连续时间情形下波动的全球供应链契约协调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实验对协调前后各决策者的绩效做对比,并分析重要参数的敏感性,为汇率波动下的全球供应链协调运作提供指导意义。
2、构建汇率波动下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
将全球供应链三层网络结构中的交易决策者作为研究对象,考虑汇率波动对全球供应链网络均衡交易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一方面,采用货币网络反映汇率水平的随机变化情况,即用不同的随机值体现汇率波动对交易成本及风险造成的有利或不利影响,把汇率对网络均衡交易的直接影响转化成货币网络与供应链网络之间的超网络均衡问题;另一方面,结合随机效用理论和logit路径选择模型,关注受汇率波动影响的各网络决策者对交易支付货币的随机选择偏好,将对不同支付货币的选择偏好视为随机变量,以效用最大化作为评判标准来衡量决策者对支付货币的选择概率,讨论汇率波动对全球供应链网络中以某特定币种支付的均衡交易量的间接影响。使用两阶段预估-校正算法,通过数值算例仿真和敏感性分析,分别验证所构建的两个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的有效性,并揭示相关经济意义。
3、构建汇率波动下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协同模型
将全球供应链三层网络结构中的交易决策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汇率波动下的多目标多周期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指出实际交易运作中各决策者难以自主自愿实现均衡状态的实情;通过构建汇率波动下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协同模型,利用风险共担和数量柔性供应契约协调网络均衡交易下各决策者的利润,即通过协调方法实现网络均衡状态的协同优化运作:通过数值算例仿真,分析汇率波动和作为控制参量的契约参数对整个网络协同优化的影响,为全球供应链网络协同优化运作提供决策建议。
总之,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全球供应链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运营动态机理的分析,将研究主题聚焦于关键物流操作环节之间的协同优化。综合运用契约协调、网络均衡及协同学等相关理论基础,构建不同目标需求下的全球供应链协调模型、全球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进而深入探讨多层次全球供应链网络协同模型。尤其在现有协调与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包括汇率值大小和波动频率两个方面)对全球供应链协调和网络均衡的影响,最终实现汇率波动下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协同优化过程。本文的主要工作为理解、管理,控制、协调及优化全球供应链网络运作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