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突显了关注系统性风险、维护宏观金融稳定的重要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是指由经济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外部金融冲击等风险因素引起的一国银行体系发生激烈动荡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具有强力的隐匿性、积累性和传染性,对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实体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负外部性效应,并且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一般的风险管理手段相互抵消或者削弱,即系统性风险只能防止其积累和爆发,但不能根本消除。系统性风险会呈现出许多与一般风险不同的特征,系统性风险一般很隐匿、较难察觉和评估,当系统性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则会急速暴露,迅速变为系统性危机,且极具传染性和破坏力。全球银行机构紧密互联,一国银行体系对全球银行体系具有巨大的溢出成本,全球银行机构已明显呈现出系统性关联的风险(Too-Connected-to-Fail, TCTF),该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的一种演化类型。本文引入了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网络传导模型,并对我国17家主要商业银行进行网络传导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尽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没有出现如国外银行那样高度的系统关联度,但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TCTF风险,尤其是中国银行。同时也发现TCTF脆弱性机构,如中国光大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其脆弱性较强。网络传导研究也验证了资金冲击比信用冲击更能破坏银行业的稳定,说明监管部门需更加关注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本文基于银行宏观稳定角度,提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子系统包括经济子系统、银行子系统、国际收支子系统和证券市场子系统。通过对我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所选取的评价指标是适宜的,模型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基于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来研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盲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警醒学术界,太过专注银行微观审慎监管只会使研究者的视野变得狭隘,看不清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本质,无法准确测量其风险规模和冲击影响,更无法提示监管当局应该采取何种防范手段。本文对比了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异同点,总结了我国银行业成功抵御金融危机、维持国内银行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经验,并构建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展望未来银行业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