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及对中国的经验教训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lo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和中国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日本农业在二战后很快实现了现代化,而我国农业却至今没能实现现代化。我国现代农业必须借鉴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   二战后,日本有关农业的法律政策体系保证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农业的确立。   随着日本国民经济复苏与经济高度成长期的到来,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化肥和农药的晋遍使用以及农田整治与农业小型、中型机械的推广使日本耕地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为农户提供了大量的兼业机会。农户兼业是小农经济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走向自然分化的一种伴生现象。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过度保护,使兼业农户在获得兼业收益的同时也从农地上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尽管很多农户已经以非农收入为主,依然不肯放弃土地。目前日本农户和农业人口大幅减少,从事农业人口的高龄化、妇女化现象严重。这些已经成为影响日本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同时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持续的快速增长,大量耕地不断转化为住宅及工商业用地的速度超过了新开荒拓地的增长速度。为了解决小农效率低下的问题,日本政府的基本思路是在逐渐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大背景下鼓励、支持专业农户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日本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然而过度保护必将导致农户兼业现象长期存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日本政府为土地经营规模化所作的努力。不利于日本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客观上阻碍了日本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必须要提到的是日本的农业合作组织——农协。农协具有“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基本特点,是在农民自愿、政府的政策鼓励和财政支持下逐步形成发展的。农协成员间平等协作、共同致富的原则以及政府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确保了农户在农协中的主体地位。农业协同组合是日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为实现日本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代农业的基本出路不是兼业化,而是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规模化经营。为此,对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而青,对农业要适度保护。我国目前对农业的保护力度相对于日本、欧美来说是非常低的,我国也存在着许多类似日本兼业现象的农民工现象,大量的“农民工”现象并不足由我国农业保护政策导致的。适当加强对我国农业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保护的同时不应阻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我国的农业保护政策正逐渐发展和成熟。   通过系统对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的阶段、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点、成因作了系统的研究,并总结经验教训,在分析在中国的国情下,应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时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提出对策。   我国要根据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环节的特殊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是实现农业制度现代化的具体形式。现有户籍制度对农民进入城市的限制,迫使农民不敢轻易放弁农村的土地而失去仅有的落脚地,政府要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举行的苏格兰独立公投吸引了整个世界的目光,使得苏格兰民族党这一英国国内的中左翼地区民族主义政党开始为世人所知晓,而在2015年英国大选中民族党的异军突起,则是
商事登记法律制度在商事主体制度的研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现代商事立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国家将商事登记法律制度作为管理商事主体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不仅仅
现代法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有一个有章可循的程序,其在实体上被赋予更强大的权力,而对权力的制约也寻求程序监督。在传统“重实体、轻程序”立法观念影响下,我国政府行政程序规范立法不完善,许多政府程序性规范混合交织在各单行法律、法规中,规定过于强调各种原则、缺乏可考量的标准、配套支持,’其可操作性较弱,致使一些行政行为仍处于“无序可依”的状态。一部全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已然成为目前政府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其对
近些年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论文的主旨是: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特征、接受心理辅导偏好等,借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