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写为“新课标”)提出要着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强调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满足新课标的人才培养要求,项目式教学(PBL)受到了基础教育者的青睐,新课标中也多次建议将项目式教学(PBL)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而这对基础教育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项目式教学(PBL)一般需通过多个环节的实施来完成一个项目,因此项目式教学(PBL)每个环节的开展情况对项目式教学(PBL)最终效果都会产生影响。基于项目式教学(PBL)这一特点,过程性评价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急需一份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PBL)的过程性评价指标应用于项目式教学(PBL)的教学评价,以促进项目式教学(PBL)效果和提升项目式教学(PBL)目标。但经过笔者对前人成果的研究,有关项目式教学(PBL)的过程性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较少。如何从提高项目式教学(PBL)效果这一角度出发,构建一份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PBL)的过程性评价指标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从六个部分阐述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PBL)的过程性评价指标的研究。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的介绍。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首先对本研究的两个核心概念“项目式教学(PBL)”和“过程性评价”进行了界定。然后对“项目式教学(PBL)”和“过程性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三部分是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PBL)的过程性评价指标初建。首先阐述了本研究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然后根据对项目式教学(PBL)的课堂分析,再通过项目式教学(PBL)、协作学习、过程性评价等的理论分析初步构建了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PBL)的过程性评价指标。第四部分是纳入专家意见构建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PBL)的过程性评价指标。具体阐述了通过两次德尔菲法修改评价指标的研究过程,使用层析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研究过程,以及使用SPSS和EXCEL工具统计分析研究数据的研究过程。第五部分是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PBL)的过程性评价指标应用分析。为了将评价落地,该部分设计了一个基于过程性评价的项目式教学(PBL)案例,并在实际课堂中基于案例开展实证研究,验证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PBL)的过程性评价指标对项目教学效果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实践发现评价指标的不足,并进行修改。第六部分是对研究成果、研究创新之处、不足之处的总结和研究展望。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初步构建了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PBL)的过程性评价指标,共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再纳入专家意见进行两轮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参与专家有德阳市教研员、德阳市专家库成员。修改后,最终的评价指标共有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然后再次咨询专家意见并使用层析分析法(AHP)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为了检测指标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还开展了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由于此评价指标实践次数较少,因此本研究是对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PBL)的过程性评价指标的探索,希望能达到一些评价的目标,也希望能给以后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