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上海市尾水排放对周边水域影响的研究”中的子课题“上海市污水外排邻
近水域水动力状况研究”的一部分。论文在对长江口、杭州湾水域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了泥沙对磷酸盐的静态吸附解吸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研究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
磷酸盐的转化作用进行了预测,并结合试验和预测结果对长江口水域磷迁移转化规律进行
了分析。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有:(1)长江口竹园、白龙港排放口和杭州湾星火排放口水域的磷
酸盐污染比较严重,沉积物总体状况良好。(2)静态吸附试验表明:不同泥沙都存在一个
明显的吸附“稳定pH范围”(6.5~9.5);泥沙的最大吸附盐度值在6左右;温度对吸附量
的影响则没有一定规律;单位重量泥沙上吸附磷酸盐的量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呈明显的下
降趋势,而绝对吸附量则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都表明:
温度会改变吸附等温式中的参数;泥沙浓度则不改变吸附等温式中的参数。(3)缓冲试验
表明:即使上海市排放污水中不含磷,悬浮泥沙也可以通过吸附、解吸作用将长江口水相
磷酸盐的浓度平衡在0.01~0.06mg/L附近,该值与长江口水域的实际监测结果非常吻合。
(4)用Langmuir吸附动力学方程对泥沙吸附磷酸盐的吸附、解吸速度系数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吸附速度系数ka和解吸速度系数kd都随温度的变化呈指数
增加。(5)动态模拟试验表明:稀释度,即排放水域的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污染物稀释转化
的重要因素。当实际混合区内水体中磷酸盐浓度<0.1 mg/L时,悬浮泥沙浓度对总吸附量的
影响很小。但是当磷酸盐浓度较高时,则悬浮泥沙浓度越高,总的吸附量越大。(6)受污
染泥沙对磷酸盐的解吸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稳定pH范围”(5.5~8.5);解吸量最小的盐度
值在6左右。泥沙的初始吸附量大、吸附反应历时短,解吸平衡时水相的磷酸盐浓度高。
在其它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解吸速度只与泥沙在吸附反应阶段的历时有关,吸附反应
历时长的泥沙,其解吸速度系数小,反之,则解吸速度系数大。(7)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对
动态模拟试验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网络的泛化能力较强,完全能够满足对其它工况进行
预测的需要。
根据研究结果及对长江口水域的分析得出:长江河流颗粒携带的有效颗粒磷在河口的
解吸作用不容忽视,而上海市排污对水体中磷酸盐的贡献不是很大;结合缓冲试验、混合
区动态模拟试验及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表明,只要排放污水中磷酸盐浓度不高于6~
8mg/L,就不会引起混合区内磷酸盐浓度超过背景值太多;鉴于长江河口区南岸浅地形所造
成的底泥易受水动力掀动以及在河口特定水环境条件下,悬浮颗粒物对磷酸盐的缓冲作用
将会永远存在,因此,对长江口水域排放口污水中的磷酸盐进行过度处理的生态意义和经
济意义不是很大;排放水域的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污染物稀释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考虑
污水处置时,应尽可能采取离岸多孔潜没排放方式。
关键词:泥沙 磷 吸附 解吸 缓冲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