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处于边缘地位;癫狂意象作为一个文学意象群,同样处于一种边缘地位.然而,这种边缘地位却赋予了其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从而引起了众多思想家以及文学家的关注.该文力图简要勾勒中国现代文学的癫狂意象的源流,并且分析其对文明与理性的双重解构意味.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导言:简要阐释癫狂的意蕴,勾勒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癫狂意象与传统文学及西方文学的关系.第一节:文化的解构.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已丧失了活力.鲁迅的《狂人日记》与《长明灯》等作品,通过对狂人的境遇的描述揭示了传统文化的荒谬本质.第二节:人格的重建.郭沫若《湘累》中屈原的狂放人格与沈从文笔下的"癫子"的狂逸人格,从不同的角度指向传统实用人格的弊端,同时呼唤民族人格的重建.第三节:生存的拷问.现代文学史中某些现实主义作家通过癫狂意象揭示了癫狂者这一群体所受的损害与侮辱,通过癫狂意象展开社会批判.当这种社会批判由外在指向突入到人物内心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时,也就展现出人类的某种内在的生存困境,路翎笔下的蒋蔚祖就是这种"油画式"写作的典范.余论:简要回顾癫狂意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