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冲突(cognitive conflict)是指原有的知识系统与新知识、新情境无法包容的现象,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则是在认知心理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思路,该教学策略注重通过新旧知识的冲突来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从认知冲突理论的源头出发,详细阐述了认知冲突理论的来源、发展以及认知冲突产生的条件与类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阐述了生物教学中通过前概念、知识类比、新旧知识链接、探究实验、经典习题制造认知冲突的六大策略。针对六大策略进行了详尽的案例分析,并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总结了解决认知冲突的措施: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平稳的由低级认知结构向高级认知结构过渡;通过直观图形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其知识网络;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辩论探讨)的模式解决认知主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认知冲突,不断地促进认知主体知识结构的解构建构,促进认知主体知识结构的完善;通过抽丝剥茧逐个击破的方式,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点融合,巩固其认知结构。此外,本文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还提出了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及意义:在新课导入中应用认知冲突策略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应用认知冲突策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促进学生批判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知识点深化过程中运用认知冲突策略能够发展学生洞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的提升;在习题讲解中运用认知冲突策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发展。本文采取观察实验的方法通过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教学效果与常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常规教学策略即教师直接阐述教学内容并针对相应知识点进行练习从而巩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巩固,此教学策略下学生学习较为被动。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则是通过各种引发认知冲突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学习兴趣,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课堂测验成绩对比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两个方面来分析两种教学策略的差异。课堂测验成绩通过SPSS数据软件分析得到实验班成绩明显比对照班优异。课堂表现记录根据授课进程及各个过程中的学习目标,笔者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新课引入、知识点层次即ATP结构、转化、利用),着重观察整个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能否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保持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恩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两项分析综合表明认知冲突教学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实验效果表明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在生物教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可为生物教学提供有益借鉴,以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