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发布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不仅横向描述了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应掌握的诸多能力,而且对使用语言所要求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纵向详尽的分级描述;不仅对欧洲的语言教学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也对其语言测试产生了巨大影响。欧洲许多重要的语言测试机构诸如歌德学院等纷纷以《框架》为蓝本,修订了原有的考试。近年来,我国语言界也加入到对《框架》的激烈讨论中并试图探讨其对本土诸多语言测试的借鉴意义,借鉴与否,应如何借鉴,首先应对相关的语言测试作一详尽的比较,但这正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盲点。本文即选取了我国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及与其平行的《框架》指导下的歌德学院德语考试B1、B2作为研究对象,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对比。 本文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首先指出了研究目的和研究现状,接着阐述了与语言测试相关的诸多问题,其中涵盖了对“测试”、“考试”、“评估”等概念的区分,正式测试与非正式测试的区分,依照不同的使用目的将语言测试分为语言能力诊断测试、教学诊断测试和语言水平测试三大类,以及对语言测试三个发展历程中不同测试对象的探讨。尤其详细介绍了Bachman的交际型语言测试观及《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对该语言测试观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首先对传统测试理论框架下语言测试的基本要求客观性、信度、效度理论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接着在题型学理论的框架下介绍了两种题型分类方法:按测试内容分为对接受型语言能力和对主动运用型语言能力考查的题型;按照试题的开放程度分为开放型、半开放型和封闭型题型。最后简要介绍了评估理论,包括横向评估和纵向评估的分类,以及客观、高信度评估的实现方法。 第三部分对我国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与歌德学院德语考试B1、B2的对比分析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将对比对象确定为三个测试及其大纲和考试样题。本部分首先对三个测试的受测群体、测试目的、试题涉及的主题及施测过程等框架信息进行了比较。在介绍了试卷结构上的异同之后,分别对三个测试中皆出现的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和语法词汇部分,以及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成绩描述等进行了全面详尽的对比。在对比过程中,首先引用了大量材料,对各个对比要点在三个测试中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描述,找出重点进行分析,之后把相同、相近、相异之处逐一对比,并用表格清晰明了的进行了总结。最后加以分析说明,究其缘由。 第四部分对前面的对比分析进行了总结,指出我国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与歌德学院德语考试B1、B2拥有不同的目标测试群体和测试目的,这对试题素材的选择、各部分的构造以及评分标准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试卷结构及各部分的详细对比表明,相比我国德语专四考试,歌德学院德语考试B1、B2的试卷结构更加精细化,每个题目的测试目的、题材选择、测试时间等更加明确。最后,本人对此做出了阐释,这是由不同的测试背景、受测群体和测试目的决定的,为了保证较高的区分度,我国德语专四考试必须覆盖一定的广度;为了保证试题的均匀性和信度,歌德学院德语考试B1、B2必须要精细化。 希望本文的对比分析能够对语言测试工作者及其参与者有一定的启示,并对《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本土化的问题提供新的探讨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