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泽厚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学学者,对中国美学发展及其现代性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美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前瞻性和丰富性,尤其是以"本体论"为主线的实践美学思想,贯穿了李泽厚整个美学研究生涯。李泽厚美学思想中的"本体"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范畴,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元论的本体,在对"本体"范畴的梳理整合时应该充分结合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其它概念和理论观点,在具体的语境中阐述"本体论"的内涵和意蕴,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的眼光考量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本体论"思想的动态发展过程。"工具本体"作为本体概念的最初形态,是主体性实践哲学的重要成果,也是回答"人类如何可能"的根本指向,在"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视野下,李泽厚开始关注人类社会文化心理层面,"心理本体"渐渐浮出水面,成为焦点,"工具本体"自然地退居幕后,完成了重点的转向,这时"工具本体"所蕴含的思想成为了李泽厚转向伦理学领域的基础,如"情本体"的提出。因此,我们要跳出一元论或者二元论的框架来看待李泽厚的"本体论"问题,从范畴和理论的发展角度审视"本体"概念的演变过程。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本体论"思想既是动态的、多维的,又是立体的、丰富的,从"工具本体"出发,重视社会与实践,到"情本体"的提出,回归人性与伦理,这是一个渐次推进的过程,是结合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创新性发展。本文以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本体论"思想渊源及其发展历程为突破口,重点阐释"工具本体"、"度本体"、"心理本体"、"情本体"的内涵和"本体"范畴之间的逻辑问题,试图达到从整体上梳理和把握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思想内涵,并且系统地展现出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本体论"思想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