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宁、绥芬河、珲春是“满”苏边境线上的重要战略要塞,三个城市以东宁为中心,珲春、绥芬河为南北侧翼,在“满”苏“国境”线上呈线型分布,关东军在这三个城市驻扎重兵、修筑军事要塞,是其“北进”政策军事准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其对苏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3年1月,日军占领绥阳、绥芬河,东宁沦陷。1941年“关特演”之前,关东军在东宁的驻军达8—10万人,达到驻军数量上的最高峰。1932年,关东军拟定对苏作战攻势计划《年度作战计划》,确定以东宁为突破口,从东部正面攻击苏联军事要地乌苏里斯克、伏罗希洛夫,攻陷海参崴,最后进攻贝加尔湖,这次计划虽几度修改,却都将东宁作突破口。关东军在1934年6月开始修筑东宁要塞,试图凭借庞大坚固的永久性要塞阵地,掩护主攻部队发起侵苏战争,使其成为最前沿的火力支撑点和梯次进攻的策源地。 1933年1月,关东军广濑师团侵入绥芬河,设绥芬河警备队,并向鹿鸣台、观月台地区派驻警备部队。随着绥芬河要塞群的修筑和投入使用,先后有大批兵种繁多、隶属师团不一的部队进驻绥芬河及周邻地区。尤其是1936年6月1日后,伪满出台《北边振兴五年计划》,重点强化“国境军都”建设和准备对苏作战,绥芬河地区驻军最高达4万余人,步兵、炮兵、工兵、宪兵、通讯兵及航空侦查、后勤供应、情报特务、国境警察、“在乡军人”等武装力量一应俱全。由于绥芬河要塞群的自然地理和军事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在关东军部署的东部正面对苏作战中担任掩护东宁主攻部队进攻的任务,是东宁要塞侧翼助攻保障阵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珲春县内驻军主要以伪军为主。随后,延边清乡游击队、珲春派遣队等部队在珲春驻扎。1940年,第9国境守备队驻守珲春,全员1051人。1944年,关东军第112师团司令部设在珲春小五家子,总兵力达14566人。珲春要塞位于东部正面要塞群的最南端,按照关东军的计划,对苏作战时,日军在东宁主战场发起决战,珲春驻扎的军队可以从要塞各阵地出击,进攻对面的苏军阵地,要塞作为支撑阵地,给予强大火力支援,从南面策应东宁方面的决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不断调兵南下,要塞工事形同虚设。1945年8月26日,苏联远东军攻破东宁要塞,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东宁成了二战“最后的战场”,关东军在对苏作战中走向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