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周VEGFR-3的表达、微淋巴管密度及乳腺癌SEMA4C的表达与前哨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bei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乳腺癌周组织中VEGFR-3、微淋巴管密度及乳腺癌组织中SEMA4C的表达与前哨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初治诊断的乳腺浸润性癌患者共213例,均行全乳切除术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这些患者乳腺癌中及癌周组织中VEGFR-3、SEMA4C蛋白的表达、以及微淋巴管密度(D2-40标记),并收集相关临床病理数据,统计分析影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探讨VEGFR-3、SEMA4C及微淋巴管密度与前哨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VEGFR-3在癌周组织阳性表达率是51.2%(109/213),高于乳腺癌组织表达38.5%(82/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9,P=0.009,<0.05);乳腺癌周组织LVD平均值为7.05±5.124/100倍视野,癌组织LVD平均值为2.69±2.70/100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56,P<0.001)。SEMA4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32.4%(69/213)。2、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38.5%,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乳腺癌组织及癌周组织中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7%(44/82)、87.8%(72/82),均较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VEGFR-3表达率高29.0%(38/131)、28.2%(37/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3、71.602,P<0.001、P<0.001),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组织中SEMA4C阳性表达率为73.2%(60/82)高于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6.9%(9/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25,P<0.001)。3、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在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分别为4.67±2.217/100倍视野、11.68±3.82/100倍视野,也均较前哨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24、14.931,P<0.001、P<0.001)。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R、PR、癌中VEGFR-3、癌周中VEGFR-3、癌中SEMA4C、癌中LVD及癌周中LVD等7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能是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癌周中VEGFR-3、癌中SEMA4C和癌周中LVD是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5、癌周VEGFR-3阳性组与VEGFR-3阴性组相比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5)。癌中SEMA4C阳性组较SEMA4C阴性组预后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5)。在KM-plotter数据库中,结果发现癌中VEGFR-3高表达组患者的复发风险更高(P<0.05),癌中VEGFR-3表达与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83>0.05)。癌中SEMA4C的表达与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无关。结论:1、VEGFR-3、SEMA4C及微淋巴管密度与前哨淋巴结转移有关。2、癌周中VEGFR-3、微淋巴管密度及癌中SEMA4C可作为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3、癌周VEGFR-3蛋白表达阳性及癌中SEMA4C蛋白表达阳性可能与预后不良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通过腹腔镜下保留幽门胃切除术(LPPG)与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LDG)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对术后相关的临床指标进行荟萃分析,体现腹腔下保留幽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为今后胃中部三分之一早期胃癌选择一个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通过在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肝组织GSTP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的探究。方法:在Pub Med、Embase、Clinical Trials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2020年10月关于GSTP1基因甲基化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GSTP1甲基化在肝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非肿瘤组织及健康人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两孔腹腔镜与传统五孔腹腔镜在远端胃癌手术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搜索建库至今的Cochrane、Embase、Pubmed、知网(CNKI)、维普、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两孔腹腔镜应用于远端胃癌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实验(CCT)及相关参考所需文献。最后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将患者分为两孔腔镜手术组和传统五孔腹腔镜手术
研究背景:胶质母细胞瘤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一种生长迅速的肿瘤,是最具侵袭性的脑恶性肿瘤,且预后极差。预测GBM的预后一直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环节。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使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数据库(SEER)数据库,确定GBM患者手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并利用基于人群的大规模队列研究预测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anc
目的:评估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与普通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短期及远期疗效。方法:检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于数据库Web of
目的:对比分析吲哚氰绿荧光染色联合术中超声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常规高清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之间的疗效差异,探讨吲哚氰绿荧光染色联合术中超声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间行肝癌切除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荧光组与非荧光组,其中荧光组(n=15)行吲哚氰绿荧光染色联合术中超声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非荧光组(n=3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治疗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为今后临床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受益人群提供指导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12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
背景与目的: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2,ROCK2)与肿瘤的恶性进展紧密相关,肿瘤的侵袭及迁移是导致其治疗失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分析骨肉瘤组织中ROCK2的表达及探讨其对骨肉瘤细胞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骨肉瘤组织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围肝门胆管癌手术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差异,初步评估腹腔镜在围肝门胆管癌手术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20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围肝门胆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肝功能分级、肝功能情况(TBIL、ALT、AST、ALB)、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
背景:膀胱癌是全球范围内第10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较高的死亡率。近年来有研究表明,CAB39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未见相关报道。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AB39在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体外实验观察CAB39对膀胱癌细胞二维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探索CAB39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为寻找膀胱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