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与染料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rhyt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的下转换材料相比,稀土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s)具有独特的反斯托克斯发光性能,可被近红外光激发发出紫外光、可见光等,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发射峰较窄,无自体荧光,细胞毒性低等优点,因而受到较多关注成为纳米材料生物应用方面的研究热点,如生物成像、生物检测、药物传递、光动力治疗等。荧光共振能量转移(LRET)是一种无辐射过程,即处于激发态的能量供体将能量无辐射的转移给能量受体,后者通过荧光发射或其它无辐射方式将能量释放出来。因此,利用UCNPs独特的荧光性能,设计相关的LRET过程,可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对铥(Tm)掺杂的UCNPs的合成及发光性能进行了探索,并对UCNPs与荧光染料四甲基罗丹明(TAMRA)、吲哚菁绿(ICG)之间的LRET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本章实验合成了Tm掺杂的UCNPs(NaYF4:Yb,Tm),发现在980nm近红外光激发下可以发出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光,实验通过改变镱和铥(Yb/Tm)的投料比,系统的探索了Yb/Tm的摩尔比对Tm掺杂UCNPs的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发现可以通过改变稀土元素的掺杂比调节该UCNPs的荧光光谱,使发射出的紫外光、蓝光及近红外光的相对强度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合成具有不同荧光光谱的Tm掺杂UCNPs,以便更好的进行生物应用。还合成了核壳结构的UCNPs,并探索了壳层厚度对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当核壳投料比为1:0.8时,与核相比,该UCNPs的807 nm的近红外光荧光强度可增加23倍。利用该核壳结构UCNPs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进行生物检测时,较高的近红外荧光信号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第二章:本章首先探索了三种不同表面配体修饰的UCNPs(NaYF4:Yb,Er)与羧基修饰的DNA(A30-COOH)的结合情况,其中首次使用A30-COOH对表面配体为四氟硼酸根离子的UCNPs(BF4--UCNPs)进行修饰探索,并对DNA用量进行优化控制。然后通过A30-UCNPs与四甲基罗丹明修饰的DNA(T30-TAMRA)之间的DNA杂交构建了一种新颖的LRET模型。使用纳米材料NaYF4:Yb,Er作为能量供体,TAMRA为能量受体,对UCNPs-TAMRA体系的LRET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浓度的T30-TAMRA对UCNPs-TAMRA体系LRET的影响,考察了UCNPs-TAMRA体系的灵敏度,结果说明该体系具有很好的用于DNA等生物大分子痕量检测的应用前景。第三章:钕(Nd)掺杂的UCNPs(NaYF4:Yb,Nd,Er)可以采用808 nm的近红外光激发以避免在980nm处激发时产生过热的现象。但是由于较低的荧光量子效率,808 nm直接激发的Nd掺杂UCNPs在水中的荧光相对较弱。因此,要更好地进行生物应用需进一步提高其荧光强度。本章实验利用吲哚菁绿(ICG)在800 nm附近有较大的吸收截面,且其荧光发射光谱与Nd的吸收光谱有较大重叠的优点,基于LRET原理,以ICG作为能量供体,Nd掺杂的UCNPs作为能量受体,研究了ICG敏化UCNPs后的荧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ICG敏化作用下,808 nm近红外光激发下Nd掺杂的UCNPs的荧光强度增强了3倍左右,且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并通过Hela细胞成像,对比了UCNPs被敏化前后的荧光成像效果。
其他文献
中医典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随着中国软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全球化的要求,中医学越来越频繁地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典籍名称的翻译在中医文化外宣中的重要性更是不
浮游细菌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代谢活动是河口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珠江河口(112.5-114.5°E,21.5-22.4°N)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位置,区内工农业活动以及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珠江河口水生态健康及安全。掌握其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关键特征,是河口生态系统安全保障和渔业水域保护与利用的关键。鉴于浮游细菌可对水环境理化条件变化作出响应,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
为保持船舶在指定轨迹上航行,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是船舶航向自动舵控制系统。基于航行安全和节约成本的考虑,船舶航行对自动舵的精确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通常
目的:通过检测2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免疫治疗(放免治疗)前、后LAK细胞活性及其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和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以及研究这些变化与疗效的关系,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