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石灰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调查和实验分析,对6种土地利用方式(耕地、灌木地、荒草地、林草间作地、林地和退耕还草地)剖面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参数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进而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剖面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盐基离子的分布特征及变异来源;初步探究部分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季节变化,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为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以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剖面分布研究区CEC介于24.34~43.99 cmol/kg,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含量呈现出Ca2+>Mg2+>Na+>K+的规律,且以Ca2+、Mg2+为主(占TEB的比例平均为92.82%、5.19%),K+、Na+所占TEB比例较低(平均为0.94%、1.05%)。各土地利用方式CEC、交换性K+、Mg2+在土壤剖面上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且交换性K+、Mg2+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表聚性。其中0—10 cm层交换性K+、Mg2+含量占整个剖面的比例范围分别是30.67%~44.96%、34.23%~56.24%,表聚现象均在林草间作地中较为明显。土壤交换性Na+、Ca2+在灌木地、林草间作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KSP除灌木地和荒草地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各土地利用方式MgSP在0—40 cm土层深度内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且层次间部分差异显著(p<0.05)。BSP总体平均为66.75%,BSP和ESP在耕地、灌木地、荒草地和林地中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升高,且ESP在林地中层次差异显著(p<0.05)。CaSP除林草间作地外,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升高。TEB在灌木地、林草间作地、林地中随土层升高而降低。各土地利用方式K/Na范围为0.53~1.79,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耕地中0—10 cm层显著高于其他土壤层次(p<0.05);Ca/Mg剖面分布则相反。(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各盐基离子及饱和度在各土壤层次上的大小顺序各异。0—40 cm土层内,CEC、交换性Na+、交换性Ca2+、CaSP、TEB、BSP、Ca/Mg均表现为退耕还草地显著较低(p<0.05),且除CEC外,其他交换性盐基离子及饱和度均是林地最高。耕地交换性K+在0—10 cm层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p<0.05),且各土地利用方式交换性K+在表层及靠近表层的深度均为耕地最高。各土地利用方式KSP、ESP差异不显著。MgSP在0—20 cm层表现为退耕还草地>耕地>灌木地>林草间作地>林地>荒草地,且退耕还草地与荒草地间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看,林地土壤供肥保肥和缓冲性能较好,退耕还草地较弱。(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季节变化各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较高,春季较低,且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大致均为冬季到春季显著下降,夏季回升。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季节变化无显著影响。(4)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影响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各基本理化性质与阳离子交换性能各参数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所有土地利用方式有机质、氮素与CE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退耕还草地粘粒与各盐基离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耕地土壤pH与BSP、KEP、ESP、CaSP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维持土壤有机质、调控土壤养分含量等使土壤各盐基离子达到适宜的协调状态,对改善土壤供肥保肥和缓冲能力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