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中国国家身份的话语建构 ——基于2000年-2020年中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分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身份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中国既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现代化政治和经济大国。在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对自身身份恰当的话语建构决定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在承担国际责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国每年“两会”期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央人民政府对于本国的施政报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其话语建构的国家身份体现了中国对自身国家身份的认知和建构意愿。为此,本文考察了2000年-2020年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借鉴建构主义理论中亚历山大·温特关于国家身份建构的研究框架,分析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话语建构的国家身份,力图站在百年变局之节点,探索21世纪初中国国家身份话语建构的创建历程和发展方向。本文研究解决两个问题:(1)《政府工作报告》在中国国家身份的阐述中运用了哪些话语建构了中国的国家身份;(2)《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通过话语构建了什么样的中国国家身份。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首先对2000年-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国家身份的话语进行解构,通过词频分析、话语内容分析等方法,探索21世纪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在不同年份建构的中国身份,并梳理这些身份的发展趋势。其次,本文结合当前学者对于温特关于国家身份理论的改进,将《政府工作报告》中建构的中国国家身份以个人-类属身份、角色身份和集体身份进行归类,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国家身份话语建构内容的重点和特点。最后,本文通过台湾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中美关系等政治经济因素与中国国家身份话语开展相关性分析,探讨并阐述影响中国国家身份话语建构的因素。经过研究,本文认为,21世纪以来,中国针对自身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国际角色方面建构了三大国家身份,分别是:从国家的政治制度看,中国在话语上建构的国家身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在话语上建构的国家身份是发展中国家;从中国对国际秩序的认同度和对国际社会中自身角色自我认定方面看,中国在话语上建构的国家身份是负责任大国。具体地说,在个人-类属身份上,建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的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中国家”、“大国”和“海洋强国”这五种身份。其中,前四种是在继承20世纪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构的个人-类属身份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的具体情况,对这些身份的内涵做了完善和补充;而“海洋强国”则是中国面对21世纪新态势所积极建构的身份。其次,在角色身份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从发展进程上看,中国在2000年至2006年、2007年至2013年、和2014年至2020年,分别经历了适应国际规则、参与国际规则和深度参与国际规则的阶段,而中国的角色身份在这三个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具体的角色。再次,在集体身份上,中国建构了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一带一路”倡议成员,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这三种身份。其中,发展中国家一员的建构既是对中国实际国情的认识,又是中国作为全球发展贡献者的角色身份的进一步体现;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员”的建构,则既有地缘政治的考虑,也是中国以负责任大国这一角色身份参与到国际事务,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的体现;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员”这个身份的建构则是中国关于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理念的表述和建构,是观念上建构的集体身份。而随着对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的参与程度逐渐加深,中国对集体身份的建构越来越深入。由此体现出中国话语建构呈现出了历史性、务实性和开放性三大特点,也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由本位意识到受众意识的划时代转变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索特定时代环境下文化叙事的延续性与其中政治无意识的存在之间的关系。詹明信指出,现实状况是一种意识形态建构,只有通过对于历史存在指示物的先期文本化过程才能够进行认知。以此看来,任何历史存留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是一种用于传递特定意识形态信息的认知方式。文学生产的过程因此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美学升华,其目的不仅在于维持和加强文学所传递的特定意识形态,更是为了同化吸收与社会现实无法兼容的异质信息。过去是
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利用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理论,实现用一张给定的低分辨率图像生成出一张具有良好客观质量和视觉效果的高分辨率图像。超分辨率图像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公共安全监控、数字娱乐、多媒体通讯等领域,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因此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模型(即深度超分模型)在超分辨率重建问题上取得了良好成绩,大大超越了传统的超分辨率重建算
血管新生是指发育过程中在已存在的血管网上长出新血管的过程。严密调控该过程是避免血管生长和重塑异常(血管新生过多或者缺陷)导致一些疾病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血管生长的控制的揭示,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临床意义。然而,目前关于导向和控制血管生长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脊椎动物体内的神经和血管系统不仅在解剖学形态上高度相似,还共用了相似的的导向分子系统来确保正确网络的形成。目前我们已知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中脑黑质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继而引发了基底神经节的紊乱,造成了一系列的PD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和运动迟缓等。临床上治疗PD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者是左旋多巴来补充DA能神经元,但是长期的使用造成了很多副作用,而且很多非运动性症状没有得
流感病毒可引发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由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季节性流感每年在全球造成约300~500万重症感染病例,致死29~65万人,其中,乙型流感约占流感总发病率的25%,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与甲型流感相当。疫苗虽然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最佳方式,但是由于流感病毒种类多样且病毒表面抗原高度变异,导致当前流感疫苗面临着错配失效和每年需定期更新疫苗株的问题,因此,研制能提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革命性影响。与其他社会领域一样,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也面临着越来越多诸如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等信息伦理问题。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作为技术融合教育的“核心行动者”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要成为技术实践中的道德示范者,承担强化学生信息道德的责任。虽然近年来关于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各国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教师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长期依赖于化石燃料,这导致环境中排放的二氧化碳(CO2)浓度不断增加。所以,发展可持续清洁能源并减少大气中的CO2排放是能源科学的重要议题。一方面,氢能作为最清洁的能源,在未来能源框架结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通过光催化水分解生产H2是一种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方法。另一方面,除了控制CO2的排放外,通过应用电还原技术,能够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间歇性可再生电能能
随着现代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设施和复杂结构不断涌现,尽管材料强度有了大幅提高,但其在服役过程中的性能衰退和损伤问题仍然无法避免,重要结构的使用维护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基于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技术对其服役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诊断、评估和预测以避免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社会意义。机电阻抗技术(Electromechanic
风荷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所需考虑的主要控制荷载,过大的风致振动加速度会引起居住者不舒适,且易引起结构构件的疲劳而降低其使用寿命。为降低高层建筑的风致振动响应,以调谐液体阻尼器(TLD)为典型代表的被动控制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由于水的黏性阻尼很小,纯水水箱通常不易满足结构风振控制目标的要求,可考虑在TLD系统内部安装耗能构件来提高阻尼,但是耗能构件会降低TLD系统中液体的晃动频率。另一方
古菌独立于原核和真核生物,具有独特的DNA复制机制。然而,相对原核以及真核生物,知之甚少。本文以深海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p.4557为材料,研究了其DNA复制过程中三个核心蛋白PolD、GINS、GAN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以及生化活性。本研究首次发现并证实了 GINS15与PolD小亚基DP1之间具有相互作用,通过分子筛层析,pulldown,ELISA以及Biacore不同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