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溴联苯醚(PBDEs)和六溴环十二烷(HBCDs)作为全球两大溴系阻燃剂,具有环境持久、长距离传输、生物富集和毒理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特性。两种污染物可在各类环境介质中存在,通过食物摄入的方式暴露于人体。水产品是两种污染物经食物暴露的主要途径。因此,研究水产品中PBDEs和HBCDs的富集特征,对食品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广州市居民食用水产品膳食问卷调查,获取广州市居民水产品人均日摄入量。其次,研究了广州市市售的7种水产品合计319个样品中8种PBDEs同系物和HBCDs的浓度分布和污染特征。最后,利用问卷调查中的水产品人均日摄入量和水产品中PBDEs和HBCDs的浓度特征,计算水产品中PBDEs和HBCDs的日暴露量、非致癌和致癌危害系数,评估水产品PBDEs和HBCDs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给出广州市居民食用水产品的建议量。研究结果如下:(1)广州市居民水产品人均日摄入量为58.28 g,满足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水产品的人均日摄入推荐量4075 g。在国内外研究中处于中等水平。淡水鱼类、海水养殖鱼类、海水捕捞鱼类、虾类、蟹类和贝类的人均日摄入量分别为41.56g、10.76 g、9.37 g、15.81 g、14.96 g和26.38 g。男性摄入量高于女性,41–50年龄段的摄入量最高,11个行政区中南沙区的摄入量最高。7类水产品中消费量最高的种类分别为草鱼、海水鲈鱼、带鱼、罗氏沼虾、河蟹和扇贝。主要食用部位为鱼肉,摄入频率为15次,菜市场为主要获得方式。广州市居民水产品的消费量主要受行政区和月收入影响。(2)广州市居民食用水产品中PBDEs和HBCDs的浓度分别为1.9291.11ng/g lw和0.5858.83 ng/g lw。PBDEs的浓度高于HBCDs,与不同国家和地区比较广州市居民食用水产品中PBDEs和HBCDs均处于中等污染水平。8种PBDEs同系物中BDE–209、BDE–99和BDE–154为主要同系物,HBCDs的主要异构体为α–HBCD。PBDEs和HBCDs在不同行政区和不同种类水产品中的浓度各不相同,可能是由于鱼类的年龄、大小、食性、脂肪含量、营养级和生活习性以及不同行政区居民的人文特征,生活环境的不同带来的污染程度不同的鱼类生活环境。PBDEs的污染来源可能是由于十溴联苯醚和八溴联苯醚的广泛使用。(3)广州市居民食用水产品中PBDEs和HBCDs日暴露量为(15.84 ng/kg bw·d–1和1.34 ng/kg bw·d–1)。日暴露量最高的水产品为淡水鱼类(19.67 ng/kg bw·d–1和1.66 ng/kg bw·d–1)。日暴露量最高的性别和年龄为41–50岁男性(11.30 ng/kg bw·d–1和0.96 ng/kg bw·d–1)。日摄入量最高的地区为南沙区(30.74 ng/kg bw·d–1)和2.60 ng/kg bw·d–1)。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广州市居民食用水产品中PBDEs和HBCDs的日暴露量处于中等水平。8种PBDEs同系物和HBCDs的非致癌风险危害系数均远低于1,表明广州市居民食用的水产品中PBDEs和HBCDs的非致癌风险较小或可以忽略。PBDEs的ILCR均远小于10–6,表明广州市居民食用水产品中PBDEs无明显致癌风险。广州市居民食用水产品最大允许摄入量为177.89 g/d,每月允许摄入次数为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