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咏春拳技术体系庞杂、动作路线多变、技击含义多样,而且传统武术一向提倡“体悟”,讲究“功到自然成”,教学方法太过个性化,使得咏春拳教学难以呈现“标准”和“规范”,阻碍其传播与发展。本课题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解析出咏春拳典型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为制定动作规范提供科学依据;分析出咏春拳典型动作的劲力特征,为动作教学提供客观、有力的支撑。研究方法:运用测力台、VICON、EMG三机同步采集信号,从动力学、运动学、神经肌肉学对5名咏春拳男性教练日字冲拳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分析。以外,选取16名无武术格斗项目训练经验年龄在20±1的女大学生以中线冲拳和前冲拳两种不同动作分别从腰间出拳和肘关节150°出拳击打中国功夫测力工程人,取胸骨柄和心脏处加速度传感器所获得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咏春拳典型动作的技击效果。研究结果:(1)典型动作日字冲拳过程的实验研究:受试者拳速峰值最高达到6m/s的一人,超过5.5m/s的三人。拳速陡然增大出现大致在整个动作时间的65%,达到拳速峰值约为日字冲拳动作时间85%,随后拳速突然下降,直至结束时拳速降至为零。冲拳侧膝关节具有“先曲后伸”的现象,但膝关节角度变化的范围在10°之内,是一个很小的“抖动”动作。肩髋转动角,也有称之为“躯干转动角”。受试者中马X的肩髋转动角度变化最大,然后依次为杰X、曾XX、王X,变化最小的吴XX。两肩点位移变化呈现时间同步、方向相反的特征。日字冲拳肘关节角度最为明显,5人的肘关节角度变化趋势大体相似,约在冲拳环节70%至80%降至最小度数,随即快速升至为180°。5位受试者在做冲拳时垂直向下的蹬地力变化都不大,呈现小幅度波动状,较为符合“弹动式”发力的特征。实验发现,上肢远端肌肉先激活,近端肌肉随后激活,体现出咏春拳“稍节领劲”发力特点。(2)咏春拳典型日字冲拳击打效果研究:在常规距离下二字钳羊马中线冲拳(日字冲拳)和向肩膀正前方冲拳击打中国功夫测试工程人心口处撞击力造成的胸骨柄和心脏处加速度峰值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肘关节150°预备情况下二字钳羊马姿势中线冲拳明显比向肩膀正前方冲拳大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显著水平p<0.001),但心脏处加速度峰值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本次对日字冲拳运动学分析发现:第一,下肢并非不动,膝关节有微小的蹬伸动作。第二,肩髋转动角度变化不大,两肩有对拉动作,只是幅度很小,肉眼难以观察。第三,虽然动作幅度小,但仍符合自下而上的顺序:下肢膝关节先蹬伸为“引”,腰髋随之小幅拧转是“顺”,两肩稍对拉成“送”,最后肘关节迅速伸直是“发”。(2)日字冲拳髋关节水平转动有转动圆心在髋关节中点和偏向对侧髋点两种方式。同样大小的转动力后一种转动方式产生的转动力矩更大,更有利于冲拳发力,而这种转动方式有助于理解“咏春快拳”的实质,对传统武术整体劲和寸劲的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具有重要意义。(3)测试获得日字冲拳拳速峰值比前人所测拳击的要低,日字冲拳给人“迅猛”的印象可能与连续日字冲拳路线短,在相同时间中完成冲拳次数较多有关,属于典型的“以空间换时间”现象。(4)日字冲拳下肢垂直向下蹬伸力值变化很小,呈“弹动式”发力;向两侧的蹬伸力值小,是二字钳羊马平衡与转变步型的诀窍;没有明显的向后蹬伸力,有利于在冲拳末期保持身体平衡和变化动作。(5)日字冲拳神经肌电特征:上肢远端肌肉最先激活,体现传统武术理论中的“稍节领劲”的发力特点;冲拳过程上肢对侧肌肉适度参与协调,也为咏春拳高级阶段左右分别进行不同动作打好基础;冲拳末期(即肘关节接近伸直)身体下肢、躯干、上肢多处肌肉共激活,通过增大击打目标瞬间传递给对方的有效质量来提高击打效果。(6)本次实验证明二字钳羊马姿势腰间出拳向中线冲拳(日字冲拳)与向肩膀正前方冲拳(与日字冲拳相似,路线稍有不同)击打工程假人效果没有差异,肘关节150°出拳向中线冲拳撞击瞬间造成工程假人受击部位(胸骨柄)加速度明显比肘关节150°出拳前冲拳的大,但工程人心脏处加速度两者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在极短距离内出拳击打对方中线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