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文献及导师曹建雄教授临床经验,探讨附子治疗恶性肿瘤及相关并发症的中医理论及临床应用,为临床运用附子治疗恶性肿瘤及相关并发症提供些许帮助。方法:(1)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近12年附子运用于恶性肿瘤中的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及整理,总结附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功效主治、剂量发挥、用药指征、药效反应。(2)通过临床侍诊及导师传授,总结曹建雄教授运用附子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结果:(1)文献研究部分:(1)功效主治。附子能温阳制水,治疗癌性胸腹水、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的下肢水肿;能温阳散结,破癥瘕积聚,消散肿块,用于恶性肿瘤未行手术或手术后病灶复发或有转移,证属阳虚痰凝或阳虚毒结者;能温阳散寒,通络止痛,治疗阳虚寒凝型癌性疼痛;能温脾阳、补肾阳、化痰湿,治疗恶性肿瘤阳虚痰湿凝聚者;能伏火归肾,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虚火上炎、虚阳浮越及虚阳下陷证;能温一身阳气,实卫固表,回阳救逆,治疗恶性肿瘤阳虚汗证及亡阳证;能温阳资发,鼓舞气血化生,治疗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免疫力下降;能温肾暖脾,促阳化阴,治疗恶性肿瘤顽固性泄泻;能温阳益气,治疗癌因性疲乏。此外,附子通过灵活配伍,在各行其道、各司其职基础上,相互制约、防偏纠弊,使阴阳相助、互根互用,扩大其功效主治。附子与黄连、黄芩、石膏等清热药配伍,能平调寒热,治疗恶性肿瘤寒热错杂证;与当归、川芎、红花、赤芍等活血药配伍,能温肾活血,治疗骨转移;与解表药如麻黄、细辛配伍,能温阳透邪,治疗恶性肿瘤邪伏少阴者;与灶心黄土、干姜配伍,能温阳止血,治疗脾胃虚弱证或虚寒证癌性出血;与蜈蚣、水蛭、全蝎等虫类药及三棱、莪术等活血药配伍,能温阳化瘀通络,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与黄芪配伍,能温阳生肌,治疗手足综合征;与肉苁蓉、大黄等配伍可温阳通便,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证属阳虚寒凝或里寒实积者。最后,基于“阳中求阴”、“未病先防”的中医治则和理念,附子还能治疗放疗后阴亏、放射性肺损伤等。(2)剂量发挥。小剂量运用于:阳气亏虚不重;脾肾双补,鼓舞气血化生;防止诸药寒凉太过;引药达经;阳中求阴;未病先防。中剂量运用于:阳虚亏虚进一步加重,影响脏腑功能;寒邪深伏;格阳证、戴阳证;大剂量制附片疗效不佳的重症癌症患者或者达到最佳疗效后需减少剂量维持治疗时。大剂量运用于:亡阳证;三阴寒湿凝聚、疼痛剧烈;破阴散结。逐渐加量运用于:追求最佳疗效;肾气大虚。(3)用药指征。关键在“辨阴阳”,以神色、形态、口渴与否、二便、舌脉为辨证要点。其中阳虚、寒证、痛症为附子典型适应证;亡阳证时需急投附子;邪实兼有正虚、热证兼有阳虚、湿热证(湿重于热)也可适当使用;真寒假热证,要仔细审辨,不能失治误治。此外,大部分医家认为附子不可用于实热证、阴虚内热证、阴血亏虚者,也有少部分医家认为,附子没有绝对的禁忌症,通过调整剂量、药物配伍的方法能恰如其分地调动附子的偏性,广泛用于寒热虚实证之中。(4)药效反应。附子作用于机体会产生特殊的药效反应,包括瞑眩反应、全身发热感、瘤体脱落和胸背部皮疹。(2)导师曹建雄教授运用附子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1)附子用药,重在辨证。(2)附子煎煮,随量而定。(3)深谙毒性,进退有章。(4)灵活配伍,增效减毒。(5)经方活用,多有创新。其中,曹建雄教授常用的附子药对包括:附子与半夏温阳化痰、附子与干姜温阳散寒、附子与炮姜温阳止血、附子与柴胡温阳解郁、附子与茯苓温阳利水、附子与桂枝温阳通络、附子与龙骨、磁石引火归元。常用含附子的经典方包括:真武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的下肢水肿、附子粳米汤治疗卵巢癌中焦阳虚寒凝夹湿之腹痛、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癌及肠癌、温脾汤治疗肠癌之脾肾阳虚寒积内停证、潜阳封髓丹治疗肿瘤后期阴阳失衡、元阳浮越证。结论:(1)附子作为温阳药代表药物,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2)附子有明确的用药指征,且具有特殊的药效反应,临床上只要准确把握病情、病机,合理运用,能为患者带来较好的临床疗效。(3)附子剂量不同,发挥的功效亦不相同,临床上应根据阳气亏虚程度及病情需要灵活发挥。对于初次使用附子的医家及学者,建议遵循“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知为度,中病即减”的原则。对于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家,只要辨证准确、病情需要,即可大胆投之。(4)曹建雄教授中医底蕴深厚,运用附子时重在辨证,擅于打破常规,灵活配伍,活用经方,进退有法,其独到的观点及经验值得后辈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