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他创作的文言小说《聊斋志异》与《红楼梦》并称中国古代小说两大高峰。而《聊斋》中的爱情故事部分更是异彩纷呈,但目前对《聊斋》爱情故事的研究多集中在花妖狐魅形象的研究上,对爱情故事的叙事特色还缺乏研究,本文以齐鲁书社出版的,任笃行先生辑校的《聊斋志异》(全校会注集评)为底本,结合有关叙事理论,在叙事特征、叙事模式、叙事角度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分析了单篇爱情故事叙事研究的代表性作品,指出其精细有余,但个例研究概括性不足的缺点;然后总结了整体爱情故事叙事研究的代表性作品,指出该类研究指导理论各异和分类标准混乱的不足;接着列举了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涵爱情故事研究的博硕论文及专著,且指明了这类研究对《聊斋》爱情故事叙事思路的启发作用。最后,在总结研究现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申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聊斋》爱情故事叙事特征,第一节分四点详细论述了《聊斋》爱情故事对传统叙事的继承:在叙事角度方面主要论述《聊斋》爱情故事对传统全知叙事和限知叙事的沿承;在叙事体例方面详细分析了《聊斋》爱情故事对史传体例,特别是纪传体行文体例的借鉴;在叙事结构方面主要分析《聊斋》爱情故事对传统顺序行文和注重因果联系上的继承;在叙事技巧方面总结了《聊斋》爱情故事对志怪小说和唐传奇虚构手法的传承;第二节结合具体示例,分两点论述了《聊斋》爱情故事对传统叙事的突破:在叙事角度部分简单论述了《聊斋》爱情故事在视角选择上对传统叙事的突破;在叙事空间上主要论述了《聊斋》爱情故事在文本叙事空间拓展与丰富上的新贡献。第三部分论述了《聊斋》爱情故事的叙事模式,第一节结合具体篇章分“静—→动—→静”和“生—→死—→生”两大类,论述了《聊斋》爱情故事对圆形叙事模式的运用;第二节按照“来—→去”和“生—→死”两大类型,对《聊斋》爱情故事残缺叙事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三节结合时代背景及蒲松龄的个人经历对这两种叙事模式体现出的叙事内涵,从大团圆叙事、歌颂自由爱情、揭露黑暗现实、批判人性丑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第四部分论述了《聊斋》爱情故事叙事视角,首先阐述了叙事视角的相关理论,接着从全知视角及限知视角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篇章对《聊斋》爱情故事根据具体叙事需要,对叙事视角的灵活选择,以及不同叙事视角运用所产生的叙事效果。第五部分结论,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聊斋》爱情故事叙事的成就以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