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再利用之新旧空间关联理论及模式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历史建筑再利用过程中新、旧空间之间关联理论和关联模式为研究内容。首先,在对我国近年来城市建设中对大量历史建筑缺乏评估、推倒重建的完全性置换的开发模式提出置疑,对从时空关系视角、从“熵”的视角、从“实用·经济·美观”的视角对历史建筑展开分析,以及对历史建筑拥有历史价值、岁月价值、生态价值等展开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不同时期留存下来的历史建筑,总量大,种类繁多,是城市潜在的可再生空间资源。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的适宜性改造和再利用,是尊重其复合资源价值、使其物质性载体得以留存的理想途径。 论文在对十九世纪历史建筑修复和保护的历史进行回顾,对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历史建筑保护观念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基于“原真性”理念的保护和再利用和基于“解释性,,理念的保护和再利用,概括归纳为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两种关键性理念取向。由此,论文对建立在两种关联理念基础之上的原真性关联和解释性关联,分别展开了论述。其中原真性关联主要以并置模式、内隐模式、共生模式、整合模式为线索,结合相关实例展开论证;解释性关联主要以事件更替模式、空间匹配模式、意义延续模式为线索,结合相关实例展开论证。 论文同时指出,原真性关联和解释性关联并不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关联类型,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解释性关联并不构成对原真性关联的否定,而是对原真性关联的深化和拓展,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线,而只有程度上的差异。 其后,论文从对世界范围内多位建筑师在极少主义、建筑现象学、解构主义、以及批判的地域主义设计理念之下进行的一系列历史建筑改造和再利用设计实践活动,及其各自侧重的新旧关联理论、关联模式进行的深入剖析中,从对我国近年来历史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一些探索性设计实践活动展开的分析中,得出以下结论:历史建筑拥有的不同的复合资源价值、迥异的历时性存在背景、后续多样性的改造和再利用需求、以及建筑师基于个人的知识背景对多种差异性因素给予的不同解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历史建筑改造和再利用领域,不可能有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关联模式,而只可能有相对的关联模式存在,因此,本文作者相信,论文所归纳的关联模式是相对意义上的关联模式。
其他文献
农村地区的快速稳步发展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并陆续出台一系列有关促进农村发展建设的政策和举措。建设社会主义
贵州屯堡源于明初政府调北征南、控守西南的军事策略,大量汉族移民从江南、中原等地区迁入黔中建屯立堡,实行戍边屯垦。在其发展过程中虽受到自然社会环境、特殊的聚落功能性质
本文以明代山西城市城池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存方志资料中明代山西城池建设信息的搜集、梳理,结合现存山西明代城池探讨其建设的规律,并尝试找寻规律背后的原因。文章以地域
本文以传统继承为大背景,提出现代建筑的传统继承应该是意义和精神层面的继承。传统意义和精神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传统的哲学,其本质是中
中国自然美学观是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原型。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它们在意境的营造上具有相通之处,且两者具有相近的
学位
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住居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资料调研和实地调研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牧民现代住居空间形态进行研究。本论文以草原蒙古族牧民住居的“
在我国北方的采暖居住建筑中,一方面较好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为建筑物提供了有利的供热节能保障;而另一方面,暖通设计又偏于保守,使得供热能源产生浪费。除此之外其更为直接的原因
高速城市化的大城市地区是城乡矛盾最为突出、空间变异最为激烈的地区,代表“城”的主城区和代表“乡”的外围地区在观念、规划、制度等多个层面存在二元结构。对这一地区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类高级娱乐休闲生活层出不穷。作为娱乐休闲当中首届一指的高尔夫球运动逐渐被国内的各界人士所推崇和接受。与之配套发展的高
1988年,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在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首都)召开会议,宣布承认联合国181号决议。同年,约旦国王侯赛因放弃对被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的领土要求,转而支持巴勒斯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