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应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和HPV16,18-DNA亚型检测技术结合组织学诊断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调查研究,以活检细胞分析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估细胞DNA定量分析及HPV16,18-DNA亚型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与阴性预期值,并进行比较,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当地宫颈癌发病的情况及其趋势,以及年龄分布,为更合理的开展宫颈癌的防治提供高效、准确、经济的科学依据。收集解放军第251医院病理科及医疗联合体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的2450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年龄20-65岁,有2年以上性生活史、未使用避孕药及其他类固醇类药物的宫颈脱落细胞,应用液基薄层制片进行Feulgen染色。用AcCell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对所有Feulgen染色片进行扫描处理与DNA定量分析,同时对脱落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方法进行HPV16,18-DNA亚型检测。凡DNA定量分析结果为“可见或可见大量DNA倍体异常细胞”及HPV16,18-DNA亚型检测结果为"HPV16,18感染”的病例,均建议进行宫颈病变组织3、6、9、12四点活检,并分别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与阴性预期值。DNA异倍体细胞与病理诊断的结果阳性率为炎症95.6%(151/158)、CIN Ⅰ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88.2%(30/34)、CIN Ⅱ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Ⅱ)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95.5%(21/22)、CINⅢ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100%(11/11)、宫颈癌100%(5/5)、合计94.8%(218/230)。HPV16,18-DNA亚型感染与病理诊断结果的阳性率为炎症36.7%(58/158)、CIN Ⅰ44.1%(15/34)、CINⅡ72.7%(16/22)、CINⅢ77.3%(8/11)、宫颈癌80.0%(4/5)。年龄分布为20-30岁29.7%(11/37)、31-40岁49.0%(48/98)、41-50岁46.9%(30/64)、51-60岁43.5%(10/23)、>60岁25.0%(2/8),结果表明30-50岁之间是感染的相对高发期。其DNA倍体分析的相对敏感度为78.94%、相对特异度92.6%,HPV16,18-DNA检测的相对敏感度为73.68%、相对特异度为97.1%,DNA倍体分析的相对敏感度高于HPV16,18-DNA检测,并且两种方法均对CINⅡ、CINⅢ以上的宫颈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DNA含量能反应肿瘤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的预测值,通过预测宫颈疾病的发展趋向,对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帮助。HPV感染所导致宫颈癌是目前人类所有癌症病变中唯一可以明确病因的,90%以上的宫颈癌标本中有高危型HPV DNA的存在,其中以HPV16/18亚型最为常见。两种方法均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细胞DNA倍体分析方法能够客观地、准确地测定细胞核DNA倍体,获得单纯从形态学上难以得到的肿瘤生物学特征的信息,能够在宫颈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前筛查出有恶性改变趋势的病变样本。所以细胞DNA倍体分析相对于HPV16,18-DNA亚型检测更有效地解决了在基层开展大规模子宫颈癌普查缺乏应有的技术和欠缺有经验的细胞学医生的矛盾。同时该方法敏感度较高,成本效益更为合理,更适合于基层大规模妇女子宫颈癌的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