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学美育原理的现代阐释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w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古代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受到当代美学界和教育学界研究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中西方美学原理的分析方法,对古代美育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论文在澄清古代小学美育的概念后,首先总结分析了学界研究现状和不足,确立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接着,从共时和历时的不同角度,阐述古代小学美育的内容、途径、特点与分期,并尝试归纳古代小学美育发展的历史分期;之后,再运用中西美学原理、美育原理和相关理论,论证古代小学美育的生成机制。最后,再通过比较方法,对当下小学美育进行反思,提出批评,并尝试探索当下小学美育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认为,先秦时期的“六艺”教育奠定了后世小学美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向,具体而言,即以“礼乐”为中心,包括以诗教、乐教、书教等为主的审美情感教育;以礼教、道德、儒家经典等为主的伦理情感教育;以洒扫、应对、饮食、游历等为主的生活情感教育,以五方、六甲、数教、射御等为主的生活技能教育。如此,小学教育的审美情感呈现出综合性,生活性,道德性,自然性等不同特征。古代小学美育虽然不具备独立性,但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宗白华所提出的“乐教亡而书教兴”就代表了先唐美育的发展重点,而“礼教盛而书教隐”则成为唐以后小学美育的主要特征。在以德育为主线的古代小学教育体系中,美育如何能脱颖而出,成为当代小学教育可资借鉴的国学传统资源,是本文主要集中论述的另一大课题。论文首先从中国美学“因文成美”原理出发,系统分析了“礼乐相和”与“美善如一”的中西方古典美学原理,其中又从西方美学原理入手,分析了审美情感分别与知识理性、自然情感及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将古代小学德育和美育之间的关系论证清楚。最后,对比当下小学美育普遍存在的“非人文”、“非艺术”等弊端,古代小学美育追求“尽善尽美”的做法,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总之,运用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古代小学美育内容加以阐释,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美学原理的理解和实践,也是汲古为今、以学为用的最终归宿。当然,由于笔者学识和时间所限,论文虽融入了导师课内外不少闪光论点,但仍难掩饰论文的薄弱和不足。
其他文献
儒藏本《群經平議》是目前國内第一部點校整理本,但在校勘和標點方面存在若干值得商兑之處.校勘方面,有當校而未校者、原文不誤而誤校者、底本不誤而儒藏本誤者;標點方面,有
期刊
德国的1项长期调查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不仅对孩子益处颇多,还可降低母亲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德国期刊《糖尿病学》上报告说,德国多家科研机构在1994年至200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逐渐成为城际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快捷、便利联系的纽带,而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为人们认识并正走向热门的研究课题。
有史以来,自由,既是人类共同追寻的终极理想,同时也是不断鞭策人类自我发展自我修养的动力源泉。受全球化以及社会结构性变迁的影响,中国正在接受由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冲击和本
西方出现所谓的“后现代女权主义”并不意味着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终结,而是新的转型。后现代女权主义对传统理论的宏大叙事提出了质疑,反对男性霸权话语,反对本质主义和普遍,运
随着我国城乡现代化的全面开展,具有当代特征的乡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一问题的普遍化不仅作为人本身的一种心理和精神状态,也是很多社会问题的综合体现,继而又会对社会各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采取“四动三评”措施,督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履职践诺,扎实推进创先争优领导点评工作的开展,确保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8个党委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