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类的出现伴随着大量新基因的产生,其中包括由GLUD1通过反转座产生的GLUD2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2)谷氨酸脱氢酶(GDH)催化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的相互转化。α-酮戊二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出现伴随着大量新基因的产生,其中包括由GLUD1通过反转座产生的GLUD2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2)谷氨酸脱氢酶(GDH)催化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的相互转化。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是三羧酸循环中一种代谢中间物,对于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辅助因子(cofactor)与之相关的加氧酶有60多种,功能涵盖了胶原蛋白的合成、脂肪酸代谢、DNA修复、RNA和染色质的修饰以及低氧环境的感受等等。尽管α-酮戊二酸在代谢中的作用已有广泛研究,但其对于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尚存在着许多未知。为深入了解新基因GLUD2的产生对人类的影响,我们首先制作了含有人类GLUD2基因的转基因小鼠,结果发现其代谢情况虽然没有明显改变,但是生长发育出现了严重的迟缓。通过液相层析-质谱检验,我们发现GLUD2J、鼠体内α-酮戊二酸含量升高,而谷氨酸的含量有所降低。通过检测血清中小分子的含量,发现GLUD2小鼠血清中尿素、肌酐含量降低,尿酸、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有意思的是,对GLUD2转基因小鼠与C57BL/6J小鼠交配产生的后代进行统计,发现GLUD2基因的传递比率偏离了正常的1:1比值,GLUD2基因型的小鼠数量少于WT鼠。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在胚胎发育第18.5天就已经出现传递比率的偏离。然而通过父代睾丸形态学的观察并未发现精子的异常及hGDH2蛋白表达的不对等分布。于是通过体外人工授精和胚胎培养的方法,我们又对胚胎发育第3.5天的囊胚进行了基因型鉴定,发现在此时期GLUD2基因型的囊胚凋亡数增加(这部分统计数据仍需要增加)。因此我们推测GLUD2基因可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导致了阳性转基因的减少。总之,本论文的研究工作首次发现GLUD2基因是一个影响胚胎发育造成遗传分离比偏移的基因,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带积分边界的边值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在应用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中,热传导,半导体,化学燃烧,地下水流,热弹性和动力等问题的许多边界条件都可以归结为积分边界条件.本文
F-box蛋白是Skp1-Cul1-F-box(SCF)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的核心成分,在酵母中参与多种生命活动,如DNA复制、调节细胞周期、交配型转化等过程。然而,F-box基因家族进化的研究主要集
混沌运动属于复杂的非线性运动,由于混沌运动具有初值敏感性、内在随机性以及连续宽谱等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物理学、经济学、生物学、信息学、社会科学和化学等领域,而混沌
近年来,随着Internet技术、空间信息技术走向大众应用,促使人们接触的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据研究,80%以上的数据与空间信息有关,以3S技术为支撑的地理信息应用已成为当今
现存的大多数高等生物都以有性的方式进行繁衍。相较于无性生殖,有性生殖需要支付更加高昂的成本。例如雄性个体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寻求另一半,甚至进化出不利于个体生存的性
利用1979-2013年的NECP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英国Hadley中心海温月平均资料和CMAP降水资料,采用Kao(2009)的方法定义了夏季EP型ENSO指数EPI,用合成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
恒化器是一种基本的实验装置,在生态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具有恒定容积的微生物连续培养装置,该装置通过输入营养液,以及排出剩余营养液和有机物的混合物,从而保持平衡.通常
论文主要研究由局部奇异共振而造成的隐形。我们将二维上的相关结论推广到三维的空间中,但现有的两篇文章已明确指出,在三维空间中这种奇异的共振是不会发生的。所以在论文中
蠋式幼虫(长翅目Mec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及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除了具有三对典型的胸足,在腹部还具有数目不等的腹足。但这些腹足与胸足之间是否存
为揭示贵州南部斜坡地带连片峰丛洼地形态数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规律,本文运用了Arc GIS9.3、Erdas9.2、SPSS19.0、GS+3.0等软件对峰丛洼地各形态数据提取与分析,发现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