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为现今世界上最普遍和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隐性感染者的诊断及耐药结核菌的治疗都困扰着人们。因此耐药结核菌的治疗及隐性感染者的诊断这二方面是结核病研究的重要领域,现将本人在这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做一简述。
第一部分青蒿素类耐药实验及逆转
[目的]近年来结核发病率不断上升,耐利福平(RFP)或异烟肼(INH)等单一耐药菌及多重耐药结核菌(MDR-TB)或泛耐药结核菌(XDR-TB)均不断增加,但却没有新化学结构类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结核分枝杆菌(以下简称结核菌)的逆转是指将耐药细菌逆转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情况。由于耐多药或超级耐药结核菌的增加,而临床治疗及制药业均对此束手无策,因此逆转耐药性成为结核治疗的一个可尝试的新理念。传统中医药历史悠久,其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开发出新的抗菌药物;从中药青蒿中得到的青蒿素类单体如蒿甲醚、青蒿琥酯及二氢青蒿素已广泛应用于疟原虫、血吸虫等原虫的治疗,并且其研究范围扩大到抗肿瘤治疗等。本实验初步研究中药青蒿素类单体青蒿琥酯及二氢青蒿素单独或者联合RFP或INH对相应耐药结核菌的作用,探索其是否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以及是否可联合RFP或INH降低或逆转结核菌耐药性。
[方法]刃天青显色法判断各中药单体是否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MB/BACT系统(生物梅里埃)检测RFP或INH联合中药单体是否具有协同或逆转结核菌耐药性。
[结果]单独使用时各单体均不能杀灭结核分枝杆菌;RFP联合青蒿琥酯(200μg/ml)或二氢青蒿素(200μg/ml)可使11株耐RFP菌株中的9或6株变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2%或55%;INH联合上述中药单体则亦可使11株耐INH菌株中的10或7株变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0%或64%。
[结论]青蒿琥酯及二氢青蒿素有较强的协同或逆转结核菌的耐药性的作用,但青蒿琥酯敏感率较二氢青蒿素更高。
第二部分多肽活化结核特异性细胞内因子的研究
[目的]许多结核病患者的诊断缺乏明确的实验室诊断依据,而经过治疗的患者有时亦不能明确病菌的清除状况等,未感染者缺乏有效的保护性疫苗来减轻或免除感染结核菌。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抗原,这些问题都将可能得以解决。建立检测多参数胞内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通过检测单一淋巴细胞水平上的多种胞内细胞因子,可以很方便而有效地检测抗原特异性细胞的类型及功能,更好地了解抗原的特性;多参数流式细胞术不仅能节约昂贵人力物力及标本,而且能更好地检测单个细胞的不同功能类型。本实验通过在单细胞水平上同时检测表面CD3、CD4、CD8及胞内IFN-γ、IL-4和TNF-α等6项参数,从而分析实验所用的多肽抗原的性能,确定6条多肽抗原的特异性及之间的区别,包括刺激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的强弱,以及CD4+T细胞及CD8+T细胞受刺激后的差异并了解活化后多功能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等。
[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及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等方法,分析多肽活化后产生的各种胞内细胞因子及相应的细胞类型。
[结果]1.各多肽均能刺激活化结核组患者PBMC产生IFN-γ等细胞因子,但产生因子的百分率较低;IFN-γ及IL-4基本上小于1%,而TNF-α则在10%左右。与正常组相比,IFN-γ及TNF-α的均值分别有1~12倍或1~3倍的升高,IL-4+/C D4+T淋巴细胞活化率的倍数较小,而IL-4+/CD8+的倍数则较大;2.不同多肽刺激产生细胞内因子的比较:除多肽H256与H210活性IFN-γ阳性CD4+亚群上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多肽问没有明显的差异;3.在6条多肽中的任意一条的刺激下,CD8+淋巴细胞亚群比CD4+亚群其TNF-α阳性百分率更高,但其余细胞因子如IFN-γ及IL-4均无CD4+或CD8+亚群差异,虽然趋势上存在差别;4.双阳性(IFN-γ及TNF-α阳性)多功能T淋巴细胞百分率分析,经多克隆刺激剂活化后,IFN-γ+/CD4+及IFN-y+/CD8+T细胞则分别有(均值)83.0%及79.9%为双阳性细胞,而经多肽刺激后则有(均值)68.1%及65.7%。
[结论]多参数流式胞内因子染色能很好地用于抗原特异性多功能细胞分析;研究所用的6条多肽均能活化相应的结核特异性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但细胞因子的活化率较低,且各多肽间强弱顺序及对不同淋巴细胞亚群间基本无统计学差异。由于未排除死细胞以及没用使用未刺激对照,使数据的精确度下降;研究例数较少亦使得数据间对比的可靠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