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复极高频波的检测、诊断与心脏猝死预测系统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i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猝死是指因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快速、意料不到的死亡。心脏猝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它具有发病率高、发病突然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患者一旦出现症状,通常1会在一小时内死亡。就现有的急救技术水平而言,心脏多停搏1分钟,抢救的成功率就会下降7%到10%,如果心脏停搏时间超过10分钟,患者活下来的希望就微乎其微了。更为不幸的是,有60%到70%的心脏猝死事件发生在医院之外,根本不可能在10分钟之内得到专业化的抢救。因此避免心脏猝死主要是依靠预测和预防。心脏猝死预测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有广泛影响的预测方法也已发展到十几种之多,但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至今尚无一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本文基于课题组新发现的心室复极的S-T-U段的一系列微伏级的高频小波,我们将它命名为心室复极高频波。由于心室复极阶段与心脏猝死的密切联系以及高频心电信号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价值,心室复极高频波在心脏猝死预测和心脏疾病诊断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心室复极高频波研究的意义在于:(1)在心脏猝死的预测方面,能得到比QT变量、T波交替更好的结果。(2)可以用于对心脏病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心脏猝死危险性预测。(3)将成为临床心脏疾病诊断的新方法、新工具。本研究课题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60571034),将为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研究提供先进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对心室复极高频波产生的机理及其与心脏猝死和心脏疾病的联系作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在于:(1)发现并提出了心室复极高频波这一全新的心电现象,对心室复极高频波的深入研究将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心脏猝死风险的预测提供新的方法。(2)从心脏模型结构和电生理的角度对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电生理基础进行了研究。对心室复极高频波的产生机制做出了初步的论证,为以后的活体解剖实验和心腔内标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3)利用临床试验和数据库数据分析,研究了室性心动过速和心肌梗塞两类疾病患者的心室复极高频波波形的特征和参数,并取得了有价值的发现。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病理特性从实验的角度论证了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研究潜力和意义,并为心室复极高频波诊断阳性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4)解决了心室复极高频波体表检测的关键性问题。采用零相移滤波、自适应滤波和小波域维纳滤波等多种信号处理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实现了心室复极高频波的体表无创检测。该方法曾被用于体表希氏束的无创检测,与国外的同期研究对比显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该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希氏束和心室复极高频波等心电信号的检测,通过一定形式的调整也可以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微弱信号检测。(5)建立了心室复极高频波规范,搭建了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硬件检测平台和软件综合系统,并在常规心电信号处理的某些方面,如QRS波识别和心电信号压缩提出了改进的方法。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为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研究提供了工具。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并达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要求。
其他文献
<正>面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新的风险与威胁。需要我们更新观念与思路,用"活态"的方式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一、文化遗产保护面临
研究背景耐药是化疗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耐药产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其中MDRl基因编码的P-gp蛋白最具代表性。在逆转MDR1基因的体外研究中通常采用的是药物诱导产生的耐药细胞
编者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如何通过融合互联网元素进行创新整合营销,赢得新格局下的领先位置,成为传统广播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2016年中国广播广告资源联合推介大会的召
孔子的人际关系思想极富智慧,体现于《论语》中。一是以“学”为主的基本的人际态度和自我提升。二是主于“诚”、“敬”的人际行为智慧,外化为具体的行为指向,即始于孝、悌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分别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及黄病毒科,均能引起慢性肝脏疾病,全球约有5.5—6亿人口因感染HBV或HCV而危及生命。尽管两种病毒分子组成、复制过程及
目的 探讨现阶段学龄前儿童引发龋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本市市区3~5 岁儿童1 534名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其父母问卷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龋病患病率(下称龋患率)为68.8% ,女
1我的父执、以前在山西大学居住时的邻居常风先生,他从前是一位知名的书评家(即与李健吾二人为彼时著名的山西籍书评家),也曾是周作人的一位学生(1930年,周作人在清华大学讲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稳定中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效果观察,在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用单纯随机方法抽出60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观察他们的发病、常规药物治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