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雪兰,是鸢尾科多年生球根花卉,因其花色多样、芳香迷人、应用广泛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香雪兰作为世界十大鲜切花之一,其切花采收后如何妥善保存、延长其周转期及瓶插寿命、改善切花品质、提高观赏价值等一系列问题,多年来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香雪兰园艺杂交品种,近年来,在鲜切花生产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在培育新品种的研究与实践上也有了一定的积累。香雪兰观赏价值极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开花集中、花期较短的缺点,切花采收后花朵的衰老进程加速,且易发生花朵萎蔫、花瓣变色等现象而影响其观赏寿命。因而,研究香雪兰切花瓶插期间的生理生化特性变化,对其采后保鲜和延长其观赏寿命等有积极意义。目前,人们在香雪兰的种球繁殖、组织培养、栽培养护等方面研究较广,而对于其在开花和衰老期间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本研究以香雪兰园艺品种‘上农金皇后’为试验材料,将其切花分别瓶插于蒸馏水和6%葡萄糖水溶液中,围绕香雪兰切花开花和衰老过程中的水分代谢、内含物质变化、活性氧平衡和内源激素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瓶插期间香雪兰切花的生理生化特性,同时探讨了外源糖对切花衰老的影响,为延长香雪兰切花的瓶插寿命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香雪兰切花瓶插期间,整个花序的观赏期为10d左右,而单朵小花瓶插寿命却不足一周。花瓣吸水量在瓶插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在瓶插前期下降,7d后有所回升。瓶插期间,其内含物质发生了明显变化。花瓣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瓶插期的延长逐渐下降;不同位置小花花瓣内的淀粉含量在瓶插2d后急剧下降,直至瓶插结束;花瓣中脯氨酸在香雪兰切花开花前期含量较高,而后期呈下降趋势。2.香雪兰瓶插期间,花瓣的活性氧平衡发生了明显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瓶插期间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整个瓶插期间持续上升,并且在花序中不同部位活性存在差异(基部最高,上部最低)。花瓣中丙二醛(MDA)含量随瓶插时间增加而上升,同一瓶插期基部小花MDA含量高于中上部小花。在瓶插前2d,超氧自由基(O2·–)含量明显上升,之后有一短暂下降过程,第4d后又逐渐上升。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膜质过氧化及超氧自由基的积累,可能是诱导香雪兰切花花瓣衰老的关键因素。3.香雪兰花瓣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在瓶插期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玉米素核苷(ZR)含量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瓶插终期(10d)的含量相比于采收期(0d)下降了83.78%。赤霉素(GA)含量与ZR的变化趋势一致,瓶插终期(10d)的含量仅相当于采收期(0d)的3.79%。脱落酸(ABA)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前4d下降到最低值,仅相当于采收期的52.40%。生长素(IAA)含量则与ABA变化趋势相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在第2d达到峰值,第10d降到最低值,此时IAA含量相当于第2d的12.17%。同一瓶插期内,花序基部、中部、上部小花花瓣中內源IAA、ZR和ABA含量无显著区别,但花序上部小花內源GA含量在瓶插前4d显著高于基部和中部小花。香雪兰切花在整个瓶插过程中,其乙烯释放速率先升高后下降,但花序中部小花乙烯释放高峰出现在第2d,而上部小花最大量出现在第4d。结果揭示,香雪兰切花瓶插过程中,其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相应比例的失衡可能是导致花瓣衰老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