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鸟类混合群的组成和结构,探究混合群鸟类种间关系及共存机制。本研究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以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三种演替类型森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常绿阔叶林)中的混合群鸟类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型的混合群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多种方法对混合群鸟种之间的种间关系进行测度,进而探讨核心种在维持和构建混合群的稳定性和凝聚性中的作用,并阐释了天童区域内鸟类混合群的共存机制。本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鸟类群落区系组成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98种,隶属13目38科。其中雀形目鸟类65种,占总种类数的66.3%。非雀形目鸟类占33.7%,主要包括隼形目(Alconiformes)、鹳形目(Ciconiiformes)、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鹤形目(Gruiformes)等。按居留型分:留鸟47种(47.9%)、夏候鸟15种(15.3%)、冬候鸟18种(18.4%)、旅鸟18种(18.4%);按地理区系分:东洋种54种(55.1%)、古北种37种(37.8%)、广布种7种(7.1%)。2.鸟类混合群组成本次调查共完整记录197个混合群,包括鸟类34种,7980只。其中留鸟18种、旅鸟7种、冬候鸟5种、夏候鸟4种。所记录混合群鸟类均为雀形目,共12科,其中以画眉科7种、鹎科6种和鸫科5种参与混合群的种数最多。混合群平均种数为4.42±1.37,平均数量为40.71±12.88。另外,集群频率最高的4种鸟类分别是:灰眶雀鹛(63%)、大山雀(49%)、红头长尾山雀(45%)及栗背短脚鹎(38%),这四种鸟类构成了天童地区混合群的主体,为混合群的常见种。3.三种林型中混合群结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季节混合群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同一季节中三种林型的混合群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季节变化和森林演替是影响混合群的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三种演替类型森林中,处于演替中期的混交林中所观察到的混合群群数、总个体数及总物种数最多,并且混合群的平均种数及平均数量也表现为: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后发现,处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天童区域的混合群包含着较少的物种数,但群的数量却相对较大,主要是由个别常见种的数量所决定的。4.混合群类型和核心种根据天童区域内混合群鸟种的的取食情况,将混合群鸟种划分为3个取食集团,即灌木层取食集团、垂直广泛层取食集团和树冠层取食集团。进而将混合群划分为两个类型:林下层混合群和林冠层混合群。其中林冠层混合群主要由垂直广泛层取食集团和树冠层取食集团鸟种构成,由于缺乏核心种,其集群性差,易于分解。而林下层混合群主要由灌木层取食集团和垂直广泛层取食集团鸟种组成,灰眶雀鹛是该集群类型的核心种和领头种,维持着混合群的凝聚性和稳定性。5.混合群鸟种种间关系和共存机制本研究选用χ2检验-φ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和生态位指数对在三种演替类型森林中混合群鸟类的种间关系进行测度,测得参与混合群的鸟种之间总体趋向于正关系,且灰眶雀鹛和其他跟随种之间具有较多的显著正关系。种间正关系说明混合群鸟种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资源需求,也可能是一个物种为另一个物种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计算三个维度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结果表明灰眶雀鹛的综合生态位宽度最大,并且跟随种的生态位越宽,与其生态位重叠值就越高;核心种和跟随种在不同的维度上存在生态位重叠与分离。混合群中各鸟种通过生态位的分化减少种间竞争,从而实现稳定共存,而跟随种与核心种的生态位重叠更是促进了混合群的形成与稳定。另外,"降低被捕食风险"和"提高觅食效率"两种优势假说均适合本研究区域,且后者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