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点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背景下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其变化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规划和政策等的影响与制约。地貌宏观上决定了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整体框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布局形态、空间格局和扩展态势,是区域农村居民点初形成的关键因素。目前,学术界对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及其特征等的相关研究还很不足,本文试以福州市为例,基于ArcGis10.2和Fragstas4.2平台,从横向和纵向角度比较分析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形态和特征,深入揭示其空间演变规律和人地间的发展关系,以期为推进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居民点整治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丘陵和山地占优势的福州市为研究区,基于2009/2013年土地利用二调及变更数据、2000/2005年landsat ETM+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等相关数据,运用土地变化程度模型、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以及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景观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等对福州市5个地貌区——平原区(鹤上镇)、台地区(三山镇)、山间盆地区(坂东镇)、丘陵区(池园镇)、山地区(霞拔乡)和海岛(岚城乡)的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空间分布特征、规模分异、形状格局特征及其时空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各典型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人均用地规模、变化程度和变化速度差异显著。农村居民点总规模:三山镇>鹤上镇>坂东镇>池园镇>岚城乡>霞拔乡,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霞拔乡>池园镇>坂东镇>鹤上镇>三山镇>岚城乡,变化幅度和动态度:霞拔乡>岚城乡>坂东镇>池园镇>鹤上镇>三山镇。总体上13年间各典型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和人均用地规模均呈增加趋势,均主要和耕地、林地发生相互转移。(2)各典型乡镇农村居民点均呈现全局的高值集聚特征,2000-2013年,规模分异动态变化特征相似, “冷、热点区”规模均随着区域局部农村居民点规模扩增而扩增,农村居民点大规模集聚分布和小规模集聚分布并存,分布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受地形地貌等的影响,各典型乡镇四个年份农村居民点“冷、热点区”规模和分布位置差异显著。(3)2000-2013年各典型乡镇农村居民点均呈现显著的集聚型分布模式,且随时间推移集聚进一步增强。核密度分析得:各典型乡镇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均呈多核分布,局部区域农村居民点规模和斑块数增加明显,空间分布核密度值显著增加,核值区(核中值区、核密度次高值区和核高值区)从无到有、由低到高、由小到大逐渐变化,核位置基本不变。随着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和土地整治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形态和各个斑块的形状均趋于线性发展,整体上趋向于简单化,即区域与区域之间、区域内斑块与斑块之间的形状差异整体上逐渐缩小。(4)由于各典型乡镇自然地理环境、区位条件和各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居民点的集聚程度、空间分布密度和形状格局存在很大差异。平原、台地区的农村居民点集聚程度比丘陵、山地的高。霞拔乡和池园镇以山地、丘陵为主,农村居民点多以单一的小斑块独立存在,斑块边缘较为规整简单;三山镇、鹤上镇、岚城乡和坂东镇以较为平坦的平原、台地、沙地和山间盆地等地貌为主,农村居民点呈大斑块团簇集聚分布,大斑块由小斑块集聚形成,边缘凹凸相对较为复杂。(5)坡度、地形起伏度、地貌、河流和道路等自然人文景观要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有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点主要集中在地势平坦(地形起伏度<10m)、坡度平缓(0-10°)、靠近水源(距河流<1500m)以及交通便利(距离道路<500m)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居民点呈大规模大斑块集聚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