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杆菌中SrfABC三元毒素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unn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 sp.)是一类与斯氏线虫(Steinernemasp.)互惠共生的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能够分泌多种具有杀虫、抑菌和抗肿瘤的活性产物。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构建了X.stockiae HN_xs01菌株的Fosmid基因组文库,从中筛选到了对昆虫细胞具有毒性的三元复合毒素SrfABC。本研究对SrfABC毒素的细胞毒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为阐明该类毒素在致病杆菌对昆虫致病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首先,我们利用pMD-srfABC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rfABC毒素蛋白。表达SrfABC毒素的菌体全蛋白对昆虫中肠细胞CF203/2.5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与对照相比,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表现出皱缩。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我们发现含有SrfABC毒素的全蛋白导致CF203/2.5细胞阻滞在S期。同时,我们将srfABC基因置于阿拉伯糖诱导型启动子(pBAD)下游表达,进一步研究了SrfABC毒素对哺乳动物细胞HUVEC、HEK293T及B16的细胞毒性。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较,经阿拉伯糖诱导后的菌体全蛋白对肿瘤细胞HEK293T、B16的形态也具有显著影响,细胞呈现变圆、伪足消失、贴壁性降低、数目减少等现象;而对人类正常细胞HUVEC基本没有影响。此外,我们在E.coli BL21(DE3)中单独表达了SrfA、SrfB、SrfC三种组分,通过SDS-PAGE分离目的蛋白并注射新西兰兔,分别获得了SrfA,SrfB,SrfC的多克隆抗体。  为了研究SrfABC毒素的作用机制,我们分别构建了SrfA,SrfB,SrfC三组分的哺乳动物细胞和昆虫细胞的表达载体,并分别转染至HEK293T、Hela细胞和昆虫细胞CF203/2.5中。转染实验表明:SrfA,SrfB,SrfC均在HEK293T、Hela细胞中得到成功表达,且对两种细胞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相比较SrfB、SrfC蛋白,SrfA蛋白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导致细胞死亡率最高;经凋亡相关蛋白检测结果表明三组分均能造成PARP蛋白剪切,推测可能引起细胞凋亡。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SrfA蛋白分布于细胞质,并导致线粒体消失,细胞骨架解聚;SrfB,SrfC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并导致线粒体消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rfA蛋白转染入HEK293T和Hela细胞中都出现一条分子量明显大于目的产物的条带,分析可能是SrfA蛋白在肿瘤细胞中发生了翻译后修饰。然而细胞转染实验没有发现SrfABC单独组分对昆虫细胞CF203/2.5有毒性,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明确了SrfABC毒素对昆虫细胞和人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探明各组分在肿瘤细胞中的定位,初步掌握了SrfABC毒素细胞毒性的作用机理,为该类毒素在致病杆菌对靶标昆虫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有利于阐明其他病原微生物中SrfABC毒素的生物功能。
其他文献
本文从干海带、鲜海带以及海带废渣液中提取褐藻糖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从不同原料中提取岩藻多糖硫酸酯的最佳方法和条件;又通过对其样品的理化性质分析,比较了用不同原料
异丙醇一步法气相合成MIBK属于典型的异步协同作用过程,包含脱氢、缩合、脱水、齐聚等反应,尽管反应原料只有异丙醇,但产物却明显多于丙酮法,构成了非常复杂的、平行和连串反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