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嗜中性荨麻疹性皮病(neutrophilic urticarial dermatosis,NUD)是一种独立的皮肤病,临床表现以荨麻疹样皮损为特征,组织病理学上属于嗜中性皮病。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许多学者已逐渐接受NUD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关于该病的病例报道及分析仍较少。研究目的分析嗜中性荨麻疹性皮病的临床特征,提高皮肤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病房收治的NUD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进行报道。检索自2009年以来发表在中国知网、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关于NUD的文献,提取有完整临床资料的52个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NUD患者的部分流行病学特征、相关疾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改变、辅助检查及治疗药物情况。结 果我科收治的3例嗜中性荨麻疹性皮病的病历摘要如下: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4岁、30岁、72岁。1例患者首次出现荨麻疹样皮损表现,2例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荨麻疹样皮损。临床表现以红斑、风团样皮疹为主,自觉瘙痒明显1例,轻微瘙痒2例;伴发热和乏力症状2例;3例患者均无关节痛,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如发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高,不符合相关的自身免疫性或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诊断标准,无明确的伴发疾病。组织病理学改变有以下共同特点:①表皮大致正常;②真皮血管周围及间质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③有核尘,未见血管炎改变。实验室结果:2例出现外周血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比率增高,2例出现血沉增快,3例出现CRP升高,2例出现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升高,3例补体均正常。治疗:3例患者均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组胺药治疗。1例首次出现荨麻疹样皮损的患者,对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反应佳,皮疹基本消退,无色素沉着,症状缓解;另2例患者皮疹持续存在,激素自行停用后皮疹复发加重,加用中性粒细胞迁移抑制剂后风团样皮损明显消退,部分留有网状淡红斑,症状明显减轻,炎症指标包括WBC、ESR及CRP明显下降或至正常。回顾国外文献中报道的52例NUD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1.性别与发病年龄:男性患者22例,女性30例,男/女比例为1:1.36,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最小的患者为新生儿,发病年龄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37岁,中位年龄40岁。NUD好发于20~50岁,在儿童与老年人中少见。2.相关疾病:52例NUD患者中,Schnitzler综合征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9例,成人Still综合征4例,Cryopyrin蛋白相关周期性综合征2例,系统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性风湿病、血清病样药物反应各1例,不伴有相关的系统性疾病的患者4例。3.临床表现:52例患者中41例患者的皮疹为非瘙痒性或轻度瘙痒,8例自觉瘙痒,3例伴刺痛感;3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24例出现关节疼痛;7例出现外周淋巴结肿大。4.组织病理学检查:52例均符合真皮间质内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血管壁无纤维素样坏死的特征;33例伴显著核尘,17例未描述有无核尘,2例不伴核尘;1例出现灶状基底细胞液化变形(SLE患者);3例真皮内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5.辅助检查:14例患者出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比率增高;12例出现血红蛋白降低;3例出现血清铁蛋白升高;35例出现ESR/CRP升高;16例出现抗核抗体阳性,11例出现抗Ro/SSA和抗La/SSB抗体阳性;21例出现单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IgM或IgG),其中20例为Schnitzler综合征,另1例不伴有相关的系统性疾病;4例SLE患者出现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6.治疗:52例患者中曾用抗组胺药治疗16例,有效率31%;系统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1例,有效率43%;免疫抑制剂治疗12例,有效率25%;系统应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有效率100%;氨苯砜和秋水仙碱治疗分别为4例、6例,有效率均为50%;anakinra治疗21例,有效率100%。另外,即使对激素反应良好的患者,大多数都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或加重;anakinra治疗后病情可达到完全缓解。结 论1.NUD是一种独立的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以中青年多见,女性发病率略高。2.皮疹特点为荨麻疹样皮损,即粉红色至红色的斑疹或轻微隆起的丘疹、斑块;皮肤外表现很常见,尤其是发热、乏力或关节疼痛。3.组织病理学改变以真皮间质内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壁无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通常伴有核尘。4.部分患者对抗组胺治疗没有反应,是否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需根据患者全身系统性疾病及NUD的病情而定。氨苯砜或秋水仙碱等中性粒细胞迁移抑制剂,以及IL-1拮抗剂是治疗NUD的主要药物选择。5.NUD与系统性疾病联系密切,如Schnitzler综合征、SLE、成人Still病与CAPS等,故临床上应注重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