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产生了大量的计划生育家庭。目前,计划生育家庭的父母已经逐步进入了老龄阶段。按国家卫健委提供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约占老年人20%的比例和2019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5388万人,可以估算出我国目前有5077.6万计划生育老人。由于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少,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大,老人得到的家庭支持相对较少,因此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本文运用2014年、2016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数据,以“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问卷”和“家庭问卷”为依托,采用描述统计方法,从劳动就业及收入支出、就医状况、健康状况、养老保障四大方面分析。结果发现:与非计生家庭的老年人相比,计划生育家庭老人在收入支出、个人健康、医疗条件、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都更具优势;计生老人外出劳动的比例更低,但劳动时间相对较长;非计生家庭的老人更易得到亲人照料,计生家庭的老人代际关系较弱。为构建计划生育老人养老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周长城和穆光宗的学术观点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从18项指标中筛选出10个关键指标,得出包含4个维度的评级体系,即生活自理(0.404)、经济活动(0.293)、消费支出(0.153)、心理健康(0.150)。这充分反映了自身状况是计生家庭老人养老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已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估样本中每位计生家庭老年人的整体养老水平(F)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水平,即生活自理水平F、经济活动水平F、消费支出水平F、心理健康水平F,以各项得分为因变量,引入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作为自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男性、受教育程度高、不外出劳动、有配偶的计生老人整体养老状况更好;第二,女性、低学历、参加劳动的计生家庭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更强;第三,男性、高学历、不外出劳动、有配偶的老人经济活动水平高;第四,受教育程度高、有配偶、不外出打工的老人消费支出水平更高;第五,低龄、男性、高学历、不外出劳动、有配偶的计生家庭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进一步提升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从社会、家庭、个体三个角度提出了重视个体优势、发展社区养老新模式、加强政策倾斜力度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