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却不为人知。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期受心理虐待者对情绪面孔的认知偏向。方法:(1)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哈尔滨师范大学390名大学生,施测儿童心理虐待量表。(2)依据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的阳性检出标准筛选出心理虐待组被试23人;依据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的阴性检出标准筛选出非心理虐待组被试23人,进入正式实验。(3)实验一:先进行情绪面孔的Stroop任务,然后对情绪面孔进行再认判断,采用2(组别)×3(面孔性质)混合实验设计,以考察儿童期受心理虐待的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记忆偏向。(4)实验二:采用点探测任务范式,以反应时为因变量,进行2(组别)×2(面孔性质)×2(一致性)混合实验设计;以注意偏向分数为因变量,进行2(组别)×2(面孔性质)混合实验设计,以考察儿童期受心理虐待的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5)实验三:使用复合情绪面孔作为模糊刺激,被试对面孔进行识别,以考察儿童期受心理虐待的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解释偏向。 结果:(1)实验一中使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和面孔性质交互作用不显著(F=0.303,p=0.740)。(2)实验二中,以反应时为因变量,使用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面孔性质主效应(F=17.362,p=0.000)和一致性主效应(F=55.829,p=0.000)显著,同时发现组别、面孔性质和一致性交互作用显著(F=9.624,p=0.004)。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探测点位置与面孔不一致时,心理虐待组对消极面孔的反应时长于积极面孔;以注意偏向分数为因变量,使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主效应(F=31.098,p=0.000)和面孔性质主效应(F=32.361,p=0.000)显著,同时发现两者交互作用显著(F=9.624,p=0.004)。进一步分析发现,心理虐待组对消极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分数高于非心理虐待组。(3)实验三中,使用多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别效应γ01为0.089(t=2.744,p=0.009),说明组别对判断愤怒的比例有预测作用。 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使个体对消极情绪面孔存在注意偏向,同时在面临模糊情境时,受心理虐待者倾向于将模糊信息解释为愤怒,但是受心理虐待者不存在记忆偏向。总体来说,受虐者存在负性认知,今后可以通过改善受虐者的认知偏向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