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间皮细胞损伤导致腹膜粘连的动物模型的制作及细胞学机制探讨。
目的:腹膜粘连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90%以上,且腹膜粘连是引起慢性腹痛、女性不育和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的原因,有时需要再次手术。在发生粘连的病例中,超过80%的患者在伤口与大网膜之间形成粘连,50%的病例涉及小肠。经研究发现粘连一般与创伤、炎症、异物残留等因素有关,但其对粘连的影响程度及细胞学变化我们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制作腹膜损伤造成腹膜粘连的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腹膜粘连的细胞学机制,尤其是间皮细胞在腹膜粘连形成过程中的损伤及修复的动态过程。
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0只,雌雄各半。进行以下实验:A组:损伤粘连组,单纯钳夹肠壁,制造无菌性损伤模型;B组:对照组。以上两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术后3天、7天、14天、21天处死,观察腹膜粘连情况,并进行粘连分级,所得数据进行Ridit分析,同时取粘连组织行HE染色。
结果:损伤粘连组粘连明显,大体标本A组可见不同分级的粘连形成,B组未见明显粘连。在A组中,造模后3天处死的大鼠腹腔可见淡血性渗出,损伤局部肿胀明显,未见明显粘连形成。7天处死的大鼠腹腔渗出减少,脏器间已形成片状粘连,但较容易分离。14天处死的大鼠腹腔无明显渗出,肠管与各脏器间形成较紧密的粘连,不容易分开。21天处死的大鼠腹腔无渗出,肠管与各脏器间形成纤维索带样粘连,无法分开。HE染色发现创伤粘连组的标本中,造模后3天处死的大鼠标本病理切片可见肠管浆膜损伤,间皮细胞排列中断,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渗出。7天可见肠管浆膜面损伤基本愈合,间皮细胞排列紊乱,纤维蛋白渗出,粘连索带已经形成。14天可见肠管浆膜面间皮细胞排列紊乱,索带内渗出的成纤维细胞及纤维蛋白致密。21天可见索带内有血管增生。对照组的标本中间皮细胞完整、成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
结论:腹膜损伤是形成腹膜粘连的重要启动因素,而相邻部位腹膜的损伤是形成的空间基础;早期纤维蛋白的渗出为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殖并最终形成粘连机化提供了重要的“骨架”物质;减少腹膜相邻部位的损伤,早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腹膜间皮细胞的修复,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等方法在预防腹膜粘连中可能均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第二部分网膜间皮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目的:通过实验一我们得出腹膜间皮细胞细胞损伤是造成腹膜粘连的主要原因之一。修复腹膜间皮细胞,是减轻腹膜粘连的手段之一。为研究腹膜间皮细胞的培养及方法形态学功能,我们进行了腹膜间皮细胞的培养。我们为此采用了大网膜消化法,以从大鼠体内分离网膜间皮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及鉴定。
方法:为寻找消化网膜间皮细胞的最佳胰蛋白酶浓度及时间,分别用0.0625%、0.125%、0.25%胰蛋白酶-0.02%EDTANa2进行5、10、15分钟的大鼠网膜消化。通过统计学运算,得出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同时将离体大网膜按面积不同分为四组,分别为1cm2、4cm2、6cm2、9cm2,计算出在最佳消化时间与最佳消化浓度情况下,消化面积与所得细胞之间的相关性。收集细胞悬液经离心后进行间皮细胞培养;观察细胞形态,计算细胞纯度;通过免疫组化鉴定细胞。
结果:从大网膜消化下的原代间皮细胞光镜下呈成串葡萄样,在培养瓶内初呈拉网状生长,融合后的细胞呈多边形,边缘不齐,形成铺路鹅卵石样外观。细胞表面标志鉴定显示角蛋白抗原阳性,证实分离培养的确是网膜间皮细胞。通过胰酶浓度与消化时间的正交分析得出以0.25%胰蛋白酶消化大网膜10分钟所得到的间皮细胞数量最多,且形态功能正常。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间皮细胞数量与大网膜消化面积呈正相关,(r=0.981,P=0.189<0.05),相关方程为:Y(细胞数)=-0.260+0.497×X(面积)。
结论:间皮细胞可以通过胰蛋白酶网膜消化法进行培养,0.25%的胰蛋白酶-0.02%EDTANa2消化10分钟所得的间皮细胞数最多,且细胞形态及功能正常。经此种方法培养所得的间皮细胞数量与消化所用大网膜面积成正相关。
目的:腹膜粘连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90%以上,腹膜损伤、间皮细胞损伤、纤维蛋白渗出、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是粘连形成的病生理基础,而粘连形成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关联。在明确了腹膜粘连形成的细胞学机制后,有效促进间皮细胞修复、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是防治腹膜粘连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对通过移植间皮细胞防治损伤性腹膜粘连进行了初步探讨。
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4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0只,雌雄各半。进行以下实验A组:粘连模型组:单纯钳夹肠壁,制造无菌性损伤模型;B组:间皮细胞移植组:在A组基础上腹腔移植间皮细胞。C组:间皮细胞移植+透明质酸钠组:在B组基础上腹腔加入透明质酸钠。D组:粘连模型+透明质酸钠组:在A组基础上腹腔加入透明质酸钠。E组:正常对照组:腹腔不做任何操作作为空白对照组。以上各组大鼠在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术后3天、7天、14天、21天处死,观察腹膜粘连情况,并进行粘连分级,所得数据进行Ridit分析,取粘连组织行HE染色,同时取血检测t-PA、PAI。
结果:各组无死亡动物,A组粘连最重,大体粘连程度比较A组>D组>B组>C组>E组。HE染色发现间皮细胞移植组粘连程度轻,成纤维细胞增殖不明显,间皮细胞覆盖创面;粘连模型组粘连最重,间皮细胞排列中断,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透明质酸钠组间皮细胞不延续,。成纤维细胞增殖,但细胞间隔大。血液检验t-PA、PAI结果与大体标本结果呈平行关系,粘连重的动物血液PAl含量相对增多,相反,粘连轻的动物血液t-PA相对增多。
结论:创伤造成间皮细胞损伤是腹膜粘连重要因素。恢复间皮细胞功能、增加间皮细胞数量是避免腹膜粘连的重要手段。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移植间皮细胞的大鼠腹腔粘连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