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蓝矮病(Wheat blue dwarf ,WBD)是我国首次报道的小麦植原体病害,由介体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 L.)专化性传播,国外尚未见报道。该病害主要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晚熟冬麦区,在陕西曾先后大发生过10余次,发病田块轻者减产20%-30%,重者绝收翻种,对小麦高产、稳产,造成严重威胁。由于植原体不能进行人工培养,仅通过叶蝉传播,加之植原体在病株体内含量低等原因,致使对小麦蓝矮病的研究非常有限。目前对该病病原分类地位的研究尚未见系统的报道,对该病初侵染源、越冬越夏寄主及寄主范围等方面的认识也很有限,因此,本文就此方面对小麦蓝矮病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对小麦蓝矮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在我国陕西、甘肃等许多地方危害十分严重,给小麦粮食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发现小麦蓝矮病的发生与毒源、小麦品种、栽培方式、传播介体的虫口密度及麦田管理水平都有密切关系,其中充足的毒源、易感小麦品种和介体条沙叶蝉的数量是该病发生的关键因素。通过传毒接种试验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确定了小麦蓝矮病的病原是植原体,传播介体是条沙叶蝉。首次对条沙叶蝉的卵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其内未见到植原体,证明小麦蓝矮病植原体不经卵传。在分子水平采用PCR技术首次对小麦蓝矮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片段和tuf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并将所测序列与已知的植原体16S r各组中代表性的植原体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确定了其分类地位。采用引物对R16mF2 /R16mR1扩增的16S rDNA基因片段共含有1452个核苷酸,经同源性分析可知小麦蓝矮病植原体与三叶草绿变植原体的亲缘关系最近,初步判定其属于16SrⅠ-C亚组。扩增的tuf基因片段长为842bp,共编码280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分析的结果是小麦蓝矮病植原体与三叶草绿变植原体KVF株系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的同源性达99.9%,从而证实了小麦蓝矮病植原体实属于16SrⅠ-C亚组,首次利用分子方法在亚组和种的水平上确定了小麦蓝矮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16S rDNA和tuf基因的序列均已提交GenBank,16S rDNA序列登录号为DQ078304、tuf基因的登录号为DQ507200。本实验对小麦蓝矮病发病初期、发病盛期、收割麦子后休闲期和小麦秋播之前的田间地头杂草和自生麦苗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采样,应用PCR技术对其进行了分子检测,并对感病杂草巢式扩增(nested-PCR)产物进行了RFLP分析,同时结合室内虫媒接种试验,共鉴定出大田自然寄主和室内虫媒接种寄主18种,涉及菊科、夹竹桃科、茄科、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玄参科、紫草科和苋科9科18个属,说明小麦蓝矮病植原体(WBD)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