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周病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并且被认为是导致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牙周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传统给药方式—全身给药,副作用大,生物利用度低。局部给药可使药物在牙周袋内滞留,但有些制剂的使用给患者造成痛苦,顺应性较差,导致疗效较差。一种新型的缓释给药系统—原位凝胶可解决上述诸多问题。原位凝胶(in situ gel,ISG)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对外界刺激的响应,使聚合物在生理条件下发生分散状态或构象的可逆变化,完成由溶液向凝胶的转化。相应地,原位凝胶可分为温度敏感型、pH敏感型、离子敏感型或去除溶剂沉淀型等多种类型。其中去除溶剂沉淀型原位凝胶适合用于牙周病的治疗。原位凝胶可通过细小针头注射到牙周袋内,接触龈沟液(GCF)后凝固,并粘附于牙周袋内,持续稳定地释放药物,使药物浓集于牙周袋内,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增加了药物疗效,降低了不良反应。药物释放完全后,无需取出,可自行降解,从而增加了患者的顺应性。加之制备工艺简单,原位凝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选取治疗牙周病的首选药物盐酸多西环素作为模型药物,以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的PLGA为辅料,以安全、无毒的NMP为溶剂制备了盐酸多西环素原位凝胶。通过通针性及凝固情况对不同组分制备的盐酸多西环素原位凝胶进行了初步考察。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了影响盐酸多西环素原位凝胶体外释放度的主要因素,并对结果加以分析讨论。采用正交试验,以体外释放度作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优化。最终确定的处方为:PLGA(Mn=10000)浓度为25%,NMP浓度为65%,药物浓度为10%。本研究对按照最佳处方制备的盐酸多西环素原位凝胶进行了质量评价。其外观为黄色透明,色泽均匀,流动性良好的液体。流变学考察结果表明,该原位凝胶为牛顿流体,流动性良好。按照最优处方制备的盐酸多西环素原位凝胶在37℃条件下,2小时内有20%左右的突释,随后可缓慢释放达10天,累计释放率达90%以上。通过释放机理的初步研究可知,该原位凝胶以一级释放为主,符合Fick扩散机理。建立了HPLC法测定盐酸多西环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含量符合要求。初步考察了盐酸多西环素原位凝胶的稳定性和刺激性。结果表明,该原位凝胶对光敏感,应避光放置;质量稳定,安全,无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