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水利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态势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水利工程的价值内涵已经发生转变,水利旅游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价值日益突显。水利旅游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利用、环境控制、开发管理等诸多现实问题,规模扩张向经营优化转变的过程亟需有科学的发展思路做指引。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水利旅游的关注度不高,研究成果有限,缺少理论层面的创新研究。探寻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优化区域水利旅游空间结构,分析区域水利旅游发展对策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鉴于此,本文从区域竞争力视角出发,在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水利旅游特征,构建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丰富水利旅游的理论研究。同时以陕西省为实证研究区,在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模型指导下,基于水利旅游发展基础和空间结构特征的分析,构建陕西省水利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方案,并提出陕西省水利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为水利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现实指导。本文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一:水利旅游资源竞争力和水利旅游产品竞争力对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影响权重最大,区域旅游发展实力、水利旅游空间竞争力、区域生态环境支持力、区域社会经济支持力、区域旅游接待能力也显著影响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水平。(1)旅游产品创新、资源品位度、水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稀缺度、观光游憩价值、旅游产品组合、资源丰裕度、旅游接待收入、旅游产品营销等指标权重高,为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最重要影响因子;(2)旅游收入占GDP比重、空间分布组合度、空间结构连通度、旅游从业人员数、历史文化价值、科教生态价值、空间分布聚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发展均衡度、旅游接待人数、环境污染指数等指标权重较高,为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较重要影响因子;(3)社会安全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水土保持质量、星级饭店数、政府支持度、旅行社数、GDP总量、客运总量、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权重偏低,为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一般重要因子。结论二:陕西水利旅游发展尚处初级阶段,但区域发展环境良好,发展潜力较大。(1)水利旅游发展阶段性明显,2001年至2009年为缓慢起步阶段,2009年以后为快速增长阶段;(2)水利风景区数量上呈现出国家级多,省级少的“倒梯形”特征;(3)景区类型结构不合理,水库、自然河湖、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占主要比重,湿地、灌区、水土保持型景区比重偏小;(4)已建成景区品级差异大,且优质资源数量有限;(5)区域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旅游市场、水利建设环境与水利旅游的发展契合度高。结论三:陕西水利旅游空间结构特征明显,总体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特征,空间分布均衡性差,但空间网络连通性较好。(1)空间结构表现为凝聚分布类型,便于资源的整合开发,其中最邻近点指数R=0.94<1,变异系数CV=114.82;(2)关中地区发展优于陕南地区和陕北地区,其中不平衡指数S=0.37,基尼系数Gini=0.76,分布均衡度C=0.24;(3)空间分布表现为“高密度片状区、低密度点状区”并存的格局,北部和南部稀疏,中部密集,其中地理集中指数G=37.39,平均分布密度为2.53个/104km2;(4)景区分布与境内流域分布高度相关,黄河干支流、渭河流域、丹江流域和汉江流域为主要资源组合区;(5)旅游空间网络的连接性和通达性较高,其中α指数为0.67,β指数为1.90,γ指数为0.79,平均路径长为1.78,紧密度指数C=0.80,西安市为空间网络的中心点。结论四:“节点—轴线—板块”体系利于陕西水利旅游空间结构优化,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市场开拓、产业培育、管理创新、环保控制有助于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提升。(1)各地水利旅游竞争力等级差异显著,其中西安为水利旅游一级发展节点,宝鸡、咸阳、商洛和渭南为二级发展节点,安康、汉中、榆林、延安和铜川为三级发展节点;(2)水利旅游发展轴线依托境内流域分布,黄河线为水利旅游一级发展轴线,渭河线、汉江线为二级发展轴线,洛河线、无定河线、延河线、泾河线、丹江线、旬河线、嘉陵江线为三级发展轴线;(3)北部黄河风情体验板块、中部渭河生态观光板块、南部汉江山水游憩板块、东部丹江景观漂流板块为水利旅游四大发展板块。本文研究上的创新点为基于水利旅游特征,构建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概念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权重赋值,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有机结合,作为区域水利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依据。此外基于区域竞争力视角,构建区域水利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方案,并提出水利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