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从2014年到2015年,我国每年有22%的中年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美国为12%。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些都对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有着一定的影响,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较前有所上升,且发病年龄有着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并对患者的生存带来了巨大挑战。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冠心病中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也不断升高,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进行再灌注治疗,积极寻找和发现AMI的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早期、合理的进行干预,选择精确且合适的药物治疗,才能进一步降低AMI患者的近期及远期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负担。大量研究发现,AMI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已经被证实的因素包括年龄、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等,但仍有许多因素存在争议或者仍未被发现。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水电解质紊乱,多见于围手术期、肝硬化、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患者,并且与疾病预后存在密切联系。低钠血症对心衰患者预后影响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而在低钠血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方面的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低钠血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天预后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低钠血症与STEMI后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及其发生的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223例,发病时间为STEMI后12小时内,平均年龄(61.7±13.4)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48小时、入院后72小时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血清钠离子浓度,根据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血钠正常组、入院时低钠血症组、入院后72小时内发生低钠血症组(低钠血症定义为血清钠离子浓度<135mmol/L),比较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血红蛋白水平、EF值、是否接受再灌注治疗及再灌注治疗方式等方面有无差异,并观察三组患者入院30天内死亡、急性肾衰竭、心源性休克、室壁瘤形成及室间隔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整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1.与血钠正常组相比,入院时及入院后72小时内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年龄偏大、心功能较差、空腹血糖和Hb A1c较高、心排血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血钠正常组相比入院时及入院早期低钠血症组患者死亡率较高,更易合并心源性休克、急性肾衰竭、室壁瘤形成等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0天的死亡率与低钠血症的严重性成正相关(与血钠正常组相比,血钠水平130-134mmol/L死亡风险OR值2.0(95%CI:1.1-3.4;P=0.006),血钠水平<130mmol/L死亡风险OR值3.3(95%CI:1.4-7.7;P=0.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钠血症是STEMI患者30天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死亡危险度随血钠水平降低而升高。结论1.高龄、高Killip分级、低EF值、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等是影响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2.入院时及入院后早期发生低钠血症是STEMI患者30天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血钠水平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3.入院时及入院后早期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更易合并心源性休克、ARF、室壁瘤形成等不良事件。4.血钠浓度可能作为早期识别STEM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